“大雪”过后,气温陡降,秋播后的农作物迎来了今冬的第一波考验。
12月12日清晨,秋江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何援华来到莲台村,此时,小雨过后的麦田里弥漫着大雾,郁郁葱葱的麦苗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
“麦苗已经普遍长出5片叶子、2至3个分蘖,叶色也呈深绿色,长势良好。但要注意植株生长过快,会出现抗倒伏和抗寒能力弱等问题。昨晚不少地方已经下霜了,要趁天晴每亩使用15%多效唑40至50克或5%的烯效唑30至40克兑水均匀喷施。有条件最好还要实行轻镇压,促进根土密接,增强小麦抗寒抗旱能力。”踩在泥泞的麦田里,何援华仔细查看小麦长势、土壤墒情,并针对当前天气变化与种粮户程勤学面对面交流。
“是我疏忽了,差点就要吃大亏。200多亩,损失起来可不小咧!”听了何援华的讲解,站在一旁的程勤学不由得后怕不已。由于今年秋播早,又恰逢持续晴好天气,程勤学的小麦长得又高又壮,这让他放松了警惕,以为不出意外明年又是大丰收了。幸好何援华的及时提醒,让他避免了一场损失。
“冬小麦全生育期在230天左右,是主要粮食作物中生长周期最长的一种。由于田间管理环节繁多,越冬期的管理措施对春季的返青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何援华提醒,对于因迟播或墒情不足且绿叶数不足3片,分蘖少或未分蘖的麦苗,则应该抓紧时间促弱转壮。可以结合近期天气情况,每亩追施8公斤至10公斤的尿素和3公斤至5公斤的氯化钾。有条件还可以增施有机肥,为小麦健壮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记者从区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区小麦、油菜播种面积分别为10.35万亩和22.4万亩,目前苗情、墒情总体较好。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区的最低温度会在零度左右持续徘徊,油菜、小麦也将进入越冬关键期,广大种植户要及时做好作物的保温保墒增肥工作。全区各地农技人员也将继续深入田间地头,点对点指导种植户做好农作物越冬田间管护,为来年油菜、小麦丰产丰收,农民增收致富打好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