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让生态与发展同行
——我区优化矿山环境守护绿水青山侧记

发布时间:2016-06-16 08:55 来源:区政务公开办 作者:区政务公开办 浏览:
字号:

我区矿产资源丰富,现投资及在建矿山企业共有86家,其中金属矿山29家,非金属矿山57家,特别是非金属矿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15年全区非金属矿产量为1520万吨,实缴规费5100万元;全区非金属矿深加工企业共有17户实现税收,税收2420万元,其中年缴税收百万元以上有5户。矿业经济尤其是非金属矿业已成为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一座座矿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同时,原本的“绿水青山”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实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我区已经探索出了自己的方法。

综合治理+科技创新让矿山“添绿色”

我区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借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矿山综合治理工作经验,结合贵池实际,制定印发了《贵池区绿色矿山及绿色企业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绿色矿山及绿色企业创建标准,成立了绿色矿山及绿色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于2016年6月全面启动矿山整合整治工作,力争通过2年的时间实现非金属矿山及深加工企业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和绿色企业标准。

与此同时,加大矿山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倡导科学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业转化率,发挥科技支撑,建立矿产品研发中心,推动矿产资源利用向精深加工和下游产品转变。加大对基础地质的调查评价投入,加强资源环境综合调查评价;继续推进“三率”( 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矿产开发中的最低指标要求,遴选推广矿产资源与综合利用先进技术;鼓励产、学、研联动研发矿业绿色开采技术,积极推广应用采矿新装备、新工艺;推进矿区土地复垦与矿山复绿工作。我区还将改变传统运输方式。从棠溪至乌沙长江码头建设一条运输专线,改变传统的汽车运输方式,节约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有力促进齐石线的环境整治。

及时“亮红灯 ”提升矿山发展水平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产业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和行业准入条件等规定,我区将继续优化矿产开发结构和布局,坚持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安全生产相统一。今年,重点对国省道、铁路、高速等重要干线可视范围内的矿山进行整治,对资源枯竭或即将枯竭已无找矿潜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安全生产隐患较大、“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和其他政策原因需要关闭的矿山,实施整合关闭工程。明确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严控矿山数量。计划到“十三五”末,关闭矿山40家,保留46家,基本建成绿色环保、资源利用节约高效、本质安全的非煤矿山生产体系。

此外,加大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监督检查力度,严查矿山领域非法违法行为,让矿山生产、建设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规范标准,全面提升矿山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