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5日,前江工业园区举办的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上,瑞恩余热资源和可燃废弃物综合利用、惠尔凹印制版等12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36亿元。
这是我区产业“辞旧迎新”,加快转型的又一个范例。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主动求变,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剩余”的旧产业老产业,着力培植“高科技、高品质、高竞争力”新兴产业,在加快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中华丽转身。
辞旧: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剩余”产能
3月22日,总投资1.8亿元的池州金隆钙业有限公司点火试生产。这是我区推进非金属矿精深加工的一个缩影。该公司采用最先进的钢制立窑设备及技术,分三期建设年产100万吨钙化物生产线。目前一期形成了30万吨/年生产能力,改变了过去“开矿——卖矿石”的简单经营模式,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矿产曾是我区的支柱产业。在贵池人的心中,该产业为经济发展作过贡献,但也藏着隐痛,即效益低、能耗高、产业链条短等问题突出。
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转型升级,向更高端的产品领域挺进,已成为我区非金属矿企业的发展趋势。按照“有保有压、科学发展”的思路,我区一方面整合矿产资源,做大做强单体规模;另一方面,坚持精深加工,推动矿产开发由原料型向产品型转变,引导矿山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新上深加工项目,已新建深加工项目6个,技改扩建深加工项目7个。
除杜绝矿山粗放开采外,我区还淘汰拆除小钢铁、小水泥、石材等企业。到2015年底,全区在关闭了所有水泥立窑生产线和煤矿、粘土砖生产企业的基础上,推进过剩行业项目产能置换,整合小钢厂、小水泥产能建设了贵航年产300万吨特钢项目和池州海螺等5个水泥粉磨站,完成了三二五发电公司生物质发电锅炉改造。实施重点行业整治,关闭6家蓄电池生产企业,以及五星化工、中钼催化剂等一批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积极优化工业布局,基本完成主城区企业“退城进园”,推进旷达冶金、山立分子筛、浙源纸业等企业搬迁改造。此外,以实现“零排放“为目标,加快淘汰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推动印染、造纸、选矿等高耗水企业实施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支持贵航特钢、池州海螺、瑞邦纸业等创建节水型企业。
淘汰落后产能带来阵痛的同时,更有凤凰涅槃后的灿烂新生。
在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之下,传统的非金属矿产业得到了明显提升,全区基本形成高、中、低档次不同产品结构的发展格局,现有非金属矿深加工企业20家,产品在过去以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轻钙、重钙)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白云石超细粉、氢氧化镁无机阻燃剂等新的品类,产品设计产能近300万吨,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20亿元。
迎新:培植“高科技、高品质、高竞争力”产业
1至四月份,全区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8.73亿元,增长9.7%;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值25.57亿元,增长7.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88亿元,增长33.3%……
这是组令人振奋的数字。我区在淘汰、压减落后产能的同时,积极扶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化解淘汰、压减落后产能过程中形成的产业“空心化”隐忧,用一个华丽的转身诠释“辞旧迎新”过程中的“痛”与“快”。目前,全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战略产业,主要集聚于新材料、先进机械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等主导产业,特别是池州高新区的基地集聚发展作用日益凸显,高新技术企业的大量涌现。
在池州高新区落户不到七年的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已是国内首家汽、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尾气净化产品全系覆盖的汽车环保企业,特别是柴油机后处理方面,占据了国内的半壁江山。今年一季度公司完成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200%。与之毗邻的安徽力成机械装备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在装备制造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一枝独秀,其产品订单已经排至7月份……
同样的精彩,还在前江工业园区上演。该园区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先后引进贵航特钢、冠华黄金、西恩新材料、铜润科技循环经济园等一批工业项目,着力打造企业内部小循环和园区大循环格局,加快金属冶炼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现已列入2016年全省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初步形成了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产品生产加工为重点的材料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和采用硫酸渣综合利用、烟气及固废处理技术的循环产业集群,拉动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去年园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14亿元,增加值29亿元。
“淘汰‘老三高’后,要重获供给侧优势,需要大力发展‘新三高’,即高科技、高品质、高竞争力产业。”区经信委负责人一语道破天机,之前的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正好为我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通过“辞旧迎新”,不仅使我区的传统产业更新,新兴产业更大,更让创新创业活力更足,构建起了全区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