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牛头山镇牛头山村,30亩菊花进入采收高峰期,徜徉花海,放眼望去,成片的菊花迎风绽放,一朵朵、一簇簇,相映交织成画,把乡村点缀得格外美丽。
趁着晴好天气,村民们正在抢摘成熟的花朵,搬运、分拣运输,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铺满田间的菊花不仅成为牛头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为周边农户增添了务工增收的好机会。
“过去这里都是成片的闲置田地,荒了叫人可惜,便试种30亩菊花,一来为了盘活土地资源,二来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简单明了的一句话,牛头山村党委书记张正军道出了种菊的初衷。
但一开始,对于菊花能不能种?怎么种?如何让村民获益?大家心里都没底。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长期和农业打交道的张正军清楚,找到合适的品种是关键。
“金丝皇菊不仅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的作用,可作为药、茶两用,具有‘香、甜、润’三大特点,被誉为‘菊花之皇’,深受消费者青睐。想着稳扎稳打,我们就先准备种植30亩试一下,现在头一茬种下去大获丰收,看到菊黄能生‘金’,一下子打消了心头的顾虑。”张正军坦言。
如今,牛头山村的菊花种植产业是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运营,今年主要种植的是金丝皇菊这个品种,试种植面积达30亩,预计今年产值可达50万元。
临近中午饭点,72岁的汪爱莲仍穿梭在菊花丛中,弯腰俯身忙着采收,不一会就装满一筐。“我是村里的脱贫户,今年村里新搞了菊花产业,自打菊花开采之后,我就在这儿打工了。不用出远门,还能照顾家里,摘花这种工作既轻巧又简单,一天能挣九十来块钱,别提多好了。”话里话外,听得出汪爱莲对这份收入的满意。
“我们基地以土地流转、村民务工等方式帮助群众增加收入。同时,菊花采摘期用工量增加了不少,平均每天需要20余人前来采摘,高峰期达到40余人,整个花期发放工资达到20万元左右。看着带动了本村农户增收,我们都从心底里高兴。”基地负责人方学敏一脸喜悦地说道。
金丝皇菊采摘时间较短,花期大约只有20多天。为了保证新鲜菊花的品质,牛头山村投资4万元改扩建40平方米的烘干房,建成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基地厂房,让刚刚采摘的新鲜菊花,经过分级挑选,送进烘干厂房烘干,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根据今年的气候,咱们的菊花产量还是不错的,亩产鲜花能够达到900斤左右,干花约有90斤,干花1斤最好的价格在120元左右,做小包装销售,价格能够达到1朵1元左右。因为花期紧,咱们这个菊花从月初开始采摘,到月尾就差不多结束了,每天的鲜花采摘量能达到1400至1500斤。”方学敏介绍道。
如今,菊花已成为牛头山村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增色添香。下一步,该村将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扩大菊花种植规模、增加种植品种,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不仅让游客有花可赏,村民有活可干,让“菊花经济”为振兴乡村锦上添“花”,还要发展“旅游+农业”模式,实现农旅融合,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特色发展新路径,实现强村富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