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等会一起踢球?”“没问题,操场等我!”这样的对话,常常出现在池州市技工学校(贵池区职业学校)教师刘进跃和他的学生间。自从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刘进跃在体育老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经走过了24个春秋,还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22年。
班主任的工作辛苦而琐碎,一个“副科”老师为何选择担任班主任?“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也打心底里喜欢班主任这份工作。”刘进跃如是说,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和亲近,刚任教时,学生们常常开玩笑地叫他“小刘”,而现在孩子们习惯称呼他为“老刘”。一晃二十多年,从“小刘”变成“老刘”,刘进跃颇有成就感,他总觉得,一声声“老刘”的背后,是学生对他的认可和信任。“当好一名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走进孩子的内心。”因此,每一届新生报到后,有心的刘进跃都会第一时间认真整理孩子们的档案,把班级每位学生的生日日期标注到台历上。一到学生生日,刘进跃都会提前在黑板的一角写上祝福,和全班学生一起给“寿星”过生日,送上自己挑选的生日礼物,这样的仪式感,他坚持了二十多年。“送上祝福的同时,不仅能够拉近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感,也能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日常的教育教学也能更得心应手了。”刘进跃笑言。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刘进跃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最重要的是付出,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爱心。”刘进跃说,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成长进度也有快有慢,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也不能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一切要从学生的个人情况出发,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去肯定他们、鼓励他们。在刘进跃的班级里,每位学生每周都需要上交一条周记,题材不限、内容不限、字数不限,可以谈谈日常的收获,也可以“吐槽”自己的烦恼,可以写写学习的计划,也可以说说老师的不足。无论多忙,刘进跃总会认真阅读学生的周记,或写上评语,或当面沟通,一来二往间,不少学生都愿意通过周记来和刘进跃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一本本小小的周记本,为他和学生架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而与其他班主任不同的是,一旦学生成绩出现下滑等问题,刘进跃几乎不会找家长沟通,而是直接和学生谈心交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指出他们的问题,并且一起探讨解决方法。“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他们希望能像‘大人’一样去解决问题。”刘进跃感慨。近年来,贵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致力于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教师,刘进跃更是真切地感受到,职业教育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春天。但走进职业学校的孩子,大多充满了迷茫,他们总觉得学习成绩不好未来的人生也没有出路,对此,刘进跃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观念引领,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实践,获得一技之长,通过职业教育成就同样出彩的人生。在刘进跃的努力下,他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凭借着专业素养和灼灼匠心,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其中不乏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看着学生们成长成才,我就会觉得胸膛里满满的全是自豪和幸福。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当一名老师、当一名班主任。”刘进跃动情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