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步入平天湖幼儿园,园内的暑托班课堂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室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而在大(三)班的课堂上,班主任老师余璨在绘声绘色地表演绘本内容,孩子们被余老师惟妙惟肖的模仿感染,也纷纷忍不住加入进来。光看外表,你可能很难想象,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小余老师已经有了十年的“工龄”。
“老师和孩子们的大事小事,找余老师准没错!”虽然是一名年轻班主任,但同事眼中的余璨,从来都是认真靠谱的代名词。从初任教师到如今十分熟练的班主任生涯,一路走来,凭借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对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热爱,余璨收获了很多孩子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也致力于用耐心点亮儿童心中的好奇与探索,把温暖和关怀融入他们的幸福童年。
现如今,作为一个班级的“大管家”,余璨不仅需要负责教学内容,也要承担起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等一系列工作,有时还需要负责园内活动的策划与布置。对她来说,日常工作是繁琐而忙碌的,但也是充实和快乐的。而她和幼师这份职业的缘分,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幼年时。
由于家中有多位长辈都是老师,小时候的余璨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对教师这份职业心生向往。“一块黑板,一支笔,一个娃娃,这是我童年中最爱的游戏。”余璨说,幼儿园时期老师的关怀与照顾也给她留下了十分温暖的印象,更加坚定了她走上这条职业道路的决心。
“第一次走进幼儿园的教室,看到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我忽然意识到教育不再是抽象地存在于书本。”谈到初次上课时的感受,余璨记忆犹新。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她也更加明白每一个小朋友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需求和特质,想要做好教育工作,就要走进他们的心里,尊重他们的差异,看见他们的独特,和他们建立紧密的情感连接。
刚刚工作的第一年,余璨就遇见了一个特殊的孩子——乐乐(化名)。乐乐在余璨入职前一个月入园,在她的印象中,乐乐的性格一直比较内向,从刚入园开始就从未说过一句话,也从来不看任何人,整日站在教室关闭的门前,只要有人触碰,他就会躲开,如果把他抱到教室坐下,就会大哭大闹,使劲挣脱。了解到乐乐的具体情况后,余璨开始有意识地给他更多陪伴,会坐在稍微离他近一点的地方,尝试着和他沟通,陪着他一起画画、剪纸、玩玩具,尽管很少有回应,但她却始终坚持着。一个学期以后,余璨的耐心陪伴也终于让乐乐打开了心房。假期的某天晚上,余璨突然接到了乐乐外婆的电话,然而过了好一会儿,电话并没有发出声音,和乐乐的外婆沟通后,才发现是乐乐自己打过来的。就是这样一通并没有声音的电话,却让余璨感受到了乐乐的变化,也更加坚定了她想陪着乐乐继续改变、继续成长的决心。“新学期开始,当我再次和乐乐见面并且拥抱他的时候,他没有躲开我,抬头看我的一瞬间,我也看到了他眼睛里的光。”再后来,乐乐不再一个人独来独往,愿意坐在小朋友中间上课,吃饭会和大家一起同桌,午睡时可以在老师看着的时候闭眼睡。一路而来陪伴并见证了乐乐的变化,余璨感到十分欣慰。
“现在回想起来,想要陪伴、想要去温暖更多孩子们的想法,在看到他们的那一刻自然而然地就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就像多年前我在幼儿园里被温柔地陪伴一样。”余璨说,教书育人的意义,就这样在一个个“乐乐”的身上具象化了。她也更加明白,作为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在陪伴中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