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安徽中济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安徽鸿叶集团新厂区举行,标志着我区推动竹产业精深加工、打造百亿级竹产业集群的步伐进一步加速。
仪式上,区委常委、池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方文生,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唐晶,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殷明亮共同缓缓揭开红绸布,当锃亮的“安徽中济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牌匾跃然面世,贵池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已然吹响。
“虽是烈日炎炎,但却心潮澎湃!”对于坐落在池州高新区的这家新公司的成立,方文生感触良多:自去年以来,三方经过多轮务实高效的洽谈,如今终于硕果初结。希望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能够快速运转起来、发展起来,尽快实现硕果盈枝。
方文生表示,池州高新区将始终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加大在配套设施、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把到位的服务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据了解,安徽中济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是中车山东公司、池州高新建发公司、安徽鸿叶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法人企业,其作为平台公司,主要业务是将分布式竹生物质清洁能源项目这个“贵池样板”不断向其他地区“复制”“粘贴”。
“公司的成立是强强联合的成果,我对三方伙伴都非常有信心!”唐晶对该公司的发展充满期待。她说,目前在鸿叶集团的循环产业园内,小毛竹在加工过程中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顺应国家“以竹代塑”倡议、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将这个项目不断复制推广,意义十分重大。
“未来已来,未来可期!我们将坚定地承载起竹产业发展排头兵的光荣使命,立足池州、辐射全国!”揭牌仪式现场,安徽中济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成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然成竹在胸。王成介绍说,企业将主攻“全竹循环利用+炭材料精深加工”两大赛道,着力打造全国分布式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集中式炭精深加工池州总部。
2022年,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竹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贵池抢先探索,为全区近15万亩小毛竹找到了“用武之地”,蹚出了一条“以竹代塑”绿色发展新路径。
就在7月初的2024首届“以竹代塑”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池州高新区共同签署了50个年产5万吨竹智能循环产业园项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安徽中济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三方合作又向前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这一步将有效助推“强二促一带三”竹产业融合发展的贵池模式“拔节生长”、向“新”而行。
站在蓄势待发的新起点上展望未来,安徽中济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五年内,在全国建成50个分布式竹生物质清洁能源项目,届时可实现产值50亿元。这不仅能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有力的动能,还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帮助更多竹农从中获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可谓“一举多得”,意义不容小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