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走进马衙街道金山村村委会,一楼和二楼的会议室里,不时传来琅琅的读书声。这两处不大的空间,经过一番改造,在近几年的暑期成为金山村和附近村居孩子们的“行知学堂”,让他们的假期生活变得十分丰富多彩。
美术、音乐、书法、国学、趣味英语、舞蹈……在“行知学堂”里,“小老师”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一起用心排出课表,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满满当当”。而发起金山村“行知学堂”爱心暑托班的,正是合肥师范学院2021级学生高方圆,今年,也是她回到家乡开办暑托班的第三年。
2022年7月,高方圆迎来大学生活中的第一个暑假,这一年,作为师范生,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正式开始。摆在她面前的有两个选择——去学校合作的实践基地,或者自行组队选择地点开展社会实践。经过一番思考,她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并召集了其他5名小伙伴一起来到金山村,办起了“行知学堂”。
“刚开始方圆过来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大的年纪,但是敢想敢干,开暑托班的想法,也和村里不谋而合,不仅能照顾到孩子们的暑期安全,也让孩子们有了假期一起学习玩耍的好去处。”金山村村委委员、团委书记肖诚诚说,到了第二年暑假,村里主动联系了高方圆,准备试试再办一年,二话没说,高方圆就再次选择了回到家乡,还带回了同寝室的三个室友,继续担任起了孩子们的暑期“小老师”。
一年的时间里,金山村也为这场“双向奔赴”营造了更好的硬件条件,不仅腾出了两间大的活动室作为临时教室,还自筹资金购入了两台立式空调,升级了桌椅,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加舒心。也正是在这一年,合肥师范学院“行知学堂”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在金山村正式挂牌,校地合作的连接更加紧密。现如今,金山村“行知学堂”的名气越来越响,除了本村村民和村属企业的职工乐意将孩子们送过来参加辅导,更有其他村居的家长慕名前来,将孩子们托付给“行知学堂”,希望他们度过一个安全、舒心且有意义的暑期。
在合肥师范学院辅导员曾飞眼中,金山村“行知学堂”一路而来的变化殊为不易,高方圆和同学们三年以来的坚持更是难能可贵。“我们鼓励学生们能够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深入城乡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举办免费的公益学堂,开展思想教育、兴趣培养、心理辅导、劳动教育、安全防护等教学实践和素质拓展活动,出去的孩子们就像一粒粒播撒在大地的种子,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不断成长,并且不断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曾飞说。现如今,在金山村的“行知学堂”里不仅有合肥师范学院的学生,也有更多其他学校在读的本村大学生加入进来,为乡村的孩子们点亮“七彩假期”。
今年回来以后,发现家乡有了傩仙镇这个新景点,“小老师”们想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也能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便先自己学习,随后在学堂新增了傩戏非遗课程。金山村两委对此也十分支持,还计划请景区的老师到课堂里为学生们上一课,带来更为丰富的课程体验。
三年夏日,行知学堂让高方圆和她的小伙伴们都成长很多,一起坚持的同学,金山村年年不缺席的学生们,都成为了她的好朋友。“下学期我就大四了,临近毕业,明年可能没法继续回来办暑托班,但好在现在学校已经和金山村完成结对,明年村里估计就能给小伙伴们解决食宿问题了。”聊起未来,高方圆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坚定,她相信,之后的每年,还会有更多的“小高老师”回到乡村,躬行实践、练习本领,还会有更多的“行知学堂”扎根广阔的田野,影响更多大朋友与小朋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