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降雨天气影响,6月30日凌晨,正在施工的S358青阳至红石公路改建工程梅街镇刘街社区黄村段出现部分山体滑坡,不仅导致道路中断,群众出行受阻,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险情发生后,我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开展清理工作,全力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6月30日早上八时多,大雨还在持续,笔者赶到现场,只见山体滑坡落下的土石方已经将原有道路完全断开,塌方处已及时设置好明显的安全标志标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三台挖掘机正同时开挖,有序地清理塌方。在现场指挥施工的青石路改建工程项目负责人江林告诉笔者,6月29日22时30分,施工巡查人员发现该路段部分山体出现开裂情况,意识到这可能是山体滑坡的征兆,便立即组织人员在道路两端值守。次日凌晨三时左右,山体开裂处发生滑坡,塌方导致道路中断,由于提前预警,并无人员伤亡。
据介绍,S358青石公路改建工程为池州市“十四五”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也是池州市迄今建设里程最长的国省道改建工程,起于青阳县蓉城镇,途经我区梅街、梅村两镇,终点位于石台县小河镇,全长83.9公里,是池州市南部山区东西向重要的旅游通道。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改善沿线居民出行条件。
险情发生后,我区第一时间组织抢险人员、设备赶赴现场全力开展清理保畅工作。“六点左右我们赶到了现场,组织了三台挖掘机、二十余人进行抢修,目前大雨还在继续,增加了抢修难度,完全修复预计需要一个星期时间。”江林说,目前该塌方区域山体地质构造仍不稳定,现场已加强了安全巡护,确保施工安全。此外,考虑到塌方路段是当地居民出行的一条必经之路,区交通运输局、梅街镇、施工单位等在开展清理的同时,积极寻找其他出行通道,保障居民的正常出行。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提醒,抢修期间,人员、车辆出行,可从棠溪镇曹村至和平村赵村组绕行,或者从长垅村至青阳镇杜村乡道路绕行。
近期持续降雨,导致山体垮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道路安全带来严峻考验,区防指及时指导各地全力抢修水毁道路,为百姓生产生活恢复和应急抢险车辆通行,提供安全保障。入汛以来,全区已累计出动巡查290人次、巡逻车检查33台次,出动抢险分队车3台、应急铲车3台开展道路抢通工作。发现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10处,清除塌方3处,填补路面坑槽600平方米;另储备应急客运车辆和货运车辆各10辆,并与有关矿山签订协议各备砂石500吨,以备应急调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