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伯,我们来看看您!在这边做透析可方便?”6月24日上午,梅村镇包村负责人钱叶胜、党总支书记吴学良来到了村部旁的民宿,看望从该村地质灾害隐患点转移安置在此处的谢乐娥老人,她的丈夫杨贵华笑容满面的迎接。
而在两天前的雨夜,老两口还是眉头紧锁。杨贵华告诉笔者,自己的妻子谢乐娥患有脑梗、尿毒症,每日需进行三次透析治疗。由于妻子行动不便,常年卧床,杨贵华便买了治疗仪器在家中透析。“春夏以来村干部经常上门排查,告诉我们遇到突发情况可能要转移,我们便祈祷千万别下大雨,结果还是下了。”杨贵华回忆,6月21日入夜,屋外电闪雷鸣,狂风肆虐,雨越下越大,晚上10点左右,一声惊雷后,黄田村全域断电,巡查员和村干部们很快前来组织村民撤离。“行动不便的老伴怎么在大雨天转移?转移后透析怎么办……”在此过程中,杨贵华却因种种担忧迟迟不愿加入撤离队伍。
了解到夫妻俩的顾虑后,前来组织撤离的钱叶胜、吴学良及民兵营长李钦耐心地为老两口介绍了当前的安全隐患和安置点的居住环境,并当场承诺会帮助他们解决好就医问题。众人的承诺消除了老人顾虑,三人立刻帮老人收拾衣物、药品和透析器具。注意到谢乐娥行动不便,李钦弯下腰喊道:“婶婶!我来背你上车。”风大雨急,黑夜里的车光很快离开了地灾点。当天凌晨,该村按照预案有序地将两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9户11名群众全部转移安置妥当。
“谢阿姨,村里的电还在抢修,镇政府了解情况后,特地安排你们到梅村卫生院住院治疗,我们来接你们啦!”第二日早上,老两口刚吃完早饭便迎来了钱叶胜、吴学良一行人,在村干部及村医陪同下,当天8点45分谢乐娥在镇卫生院顺利进行了透析,夫妇俩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了。6月23日,黄田村供电恢复稳定,考虑到谢乐娥行动不便,以及老两口更希望同邻居们住在一起的愿望,村干部们在完成当日的治疗后又将老人暂时安排到村里民宿安置。
笔者采访时,虽然屋外的雨还未停,杨贵华夫妇却无比的安心,和自己的邻居、村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吃饭、拉家常,一如往日的安定幸福。他们开心的回应村干部:“住得惯!吃得也好!都亏了你们的帮忙,才一次治疗都没耽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