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母亲节 | 贵池两位zhang妈妈的感人故事

发布时间:2024-05-11 10:03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剪断的是脐带,剪不断的则是母亲和孩子之间一生的牵绊。母亲节是五月的一天,但母亲的爱,却常伴着我们的岁岁年年。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兵妈妈”张美香和35个孩子的“章妈妈”章莫荣,一起了解她们相伴日常却从不寻常的背后故事。

“兵妈妈”张美香:做儿子最坚强的后盾

在棠溪镇西山村张新组,有一位心系国防、全力支持儿子建功边陲的“兵妈妈”张美香。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十四年来,她始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远在祖国边疆的儿子构筑最坚强的后盾,诠释了一名军人母亲的担当和奉献。

今年56岁的张美香生在棠溪、长在棠溪,有了儿子张逍后,她将自己耳熟能详的红色故事讲给儿子听。在红色沃土的滋养下,在母亲的熏陶感染下,“去当兵”成了张逍从小的梦想。2010年,年仅18岁的张逍秉承着英雄前辈们义无反顾、奋勇当先的精神,去往了祖国的边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

时至今日,张美香还记得14年前送儿子入伍时的情景,望着满脸稚气的儿子,她的内心虽有万般不舍,但却强忍着泪水,叮嘱儿子照顾好自己,努力报效祖国。“那时候他还是个半大的孩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心里真是舍不得,但是我必须全力支持他的梦想。”

这些年,由于任务性质特殊,张逍两三年都不能回一趟家。张美香虽然挂念着儿子,但她却习惯性的把思念藏在心底,默默挑起一名军人母亲的责任,把家里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儿子成家后,她全身心照顾家中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孙子。平时家里有什么事情,为了让儿子没有后顾之忧,张美香也总是报喜不报忧。

正是有了母亲在后方默默地付出和支持,张逍才得以在部队安心服役,多次立功受奖。2021年1月15日,是一个令张美香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儿子张逍的二等功喜报送到了家中,往日里宁静的小山村锣鼓喧天,好不热闹。张美香身披绶带接过立功喜报时既骄傲又心疼:“做父母的看到孩子有出息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可得到这份荣誉,孩子一定吃了不少苦,我担心他太累了。”

多年来,张美香以她柔弱的身躯支撑起整个家庭,乡里乡亲提起她都是交口称赞:“和谁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谁家有什么事总是主动伸把手。”每逢年节和重要时间节点,棠溪镇武装部都会邀请张美香参加座谈会、征兵宣传等各类活动,述说军人家庭的酸甜苦辣,分享“兵妈妈”的担当和自豪,展现“小家”与“大爱”。

“我也想孩子在我身边,但是保家卫国是男儿本色,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啊。”张美香朴实真切的话语展现了一个“兵妈妈”的平凡与伟大。现在,入伍14年的张逍称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兵”了,并年过而立已成家立业,但张美香看着儿子戎装笔挺的照片却跟笔者打趣道:“在我眼里,他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在这里,她是35个孩子的“章妈妈”

创建于2018年的自强花艺厂目前有两个车间、一间仓库、一间厨房和一间办公室,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并不大,却是35个身患残疾的孩子可以停泊人生的温暖港湾。而办起这家花艺厂的章莫荣,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作“章妈妈”。

“来跟着我一起做,袜子要先对齐,再对折,卷好之后再放到盒子里,盖子要盖得紧一点,这样就漂漂亮亮的啦。” 每天,章莫荣都早早来到花艺厂,手把手地教还不熟悉的孩子们学做手工包装。比起一个工厂,这里更像一个家,多年的相处中,厂里的孩子们和家长已经十分熟悉。“爱心小厨”里,家长们轮流掌勺,谁家里出现特殊情况,孩子们也有其他的“妈妈”们照料,多年的抱团取暖,让这里已然成为了一个“大家庭”。

“厂里现在除了一部分残障孩子,还有一部分陪读家长和照顾残障孩子的父母来做工,我们的主要业务也拓展增加了袜子包装和服装成品包装。”章莫荣说,现如今,合作厂家认可了自强花艺厂的手工质量,选择主动联系派单,厂子里的订单较为稳定,有20多个孩子也因为符合残疾人扶助性就业政策可以获得每月补贴。然而,这一路走来几多坎坷,个中酸辛苦辣更是不足与外人言尽。

早年间,章莫荣在池州毛巾厂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虽谈不上十分富足,但也算幸福美满。然而,当两个儿子先后被诊断出智力残疾后,生活急剧地拐向另一条岔道。当时,章莫荣夫妇先后下岗,为了照顾好两个儿子,丈夫刘向阳外出务工挣钱,章莫荣则独自在家,边打零工边给两个孩子进行康复训练。2017年,大儿子从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个人生活虽然能基本自理,但就业成为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坎。“我们无法照顾他一辈子,这样下去,孩子们以后的生活怎么办?”思来想去,章莫荣暗下决心,决定自己办厂,既为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到有同样境遇的人。2018年,在市、区残联的支持下,章莫荣创办了贵池区自强花艺厂,集中安置智力、精神和肢体上患病的重度残疾人,为池州市特教学校毕业的残疾学生增添一条就业新路。

开始办厂并不容易,和工厂联系订单时,厂家往往一听到是残障人士,就会摇头拒绝。为了能让厂里有稳定的收入,章莫荣就只身前往上海、义乌、合肥等地,苦寻订单。“开始做手工花,后来做圆珠笔、电子产品组装、袜子包装。现在孩子们都能做得有模有样,经常与外界接触也能让他们更好地恢复和成长。”看到这些年来孩子们的变化,章莫荣打心底里觉得欣慰。

二十余载寒来暑往,在生活的重重打击面前,章莫荣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用心呵护两个孩子的成长;推己及人,四处奔走间,她为更多的“折翼天使”撑起了一片蓝天,最终从2个孩子的母亲变成30多个孩子的“章妈妈”。“这么多年的照料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在智力、精神、情感、人际交往和社会融合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家长们和我就感觉付出再多也值了,也不愧对他们叫我的这一声‘章妈妈’。”章莫荣欣慰地说,这条道路没有终点,希望社会各界能在医疗扶助、就业等方面再多给残疾人一些关注、一些支持,帮助孩子们自立自强,更好地融入社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