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贵池 > 旅游贵池 > 一网游 >

【古韵新貌】齐山洞天:隐秘在市区的“小而精”景致 美了千年!

发布时间:2023-11-06 14:28 来源:池州市贵池区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
字号:

  齐山洞天为池阳十景之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一千余年。由于距古时的州城和当今的地区行政公署只有三华里,历代当政者游览齐山和对齐山的开发未曾间断。

  齐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貌似伏虎,首东尾西,面积约1.6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86.5米,有10余座峰峦,高程相近,大小相似,故称齐山。又云:因唐池州刺史齐映有善政,后人以刺史姓氏命名齐山。齐山的自然景观有32洞、13岩、2峡谷、11泉水。著名的有华盖洞、石燕洞、青瑶岛、骧首石、驼峰石、醒翁岩、窦云岩等。

  自阳春岭顺崎岖山路东下,过僧界石即至,是“齐山洞天”的主要景点——华盖洞。据光绪九年《贵池县志》载,华盖洞在南宋嘉定以前,原名石燕洞,又名小有洞。至嘉定年间,因主洞内有东西两洞口,西侧洞内“巢以石燕(即蝙蝠)”,故另名石燕洞。东侧洞内“石峙如门”,“上园如盖”,故称“华盖”;又说其形如帝王出行时用的伞,故名。至此,“华盖”“石燕”遂分。

  华盖洞的主洞口似厅堂结构,“可施壶酌”,现有石椅石凳,可坐可卧。夏日凉风徐来,听洞内清泉掷地有声,确是游人小憩的理想处所。主洞石壁上有“华盖洞”三大字,为宋人史定之书刻。另有“洞天佳处”四字刻于洞口上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仲夏何思登书。至民国27年,有驻齐山南部(川军)一四七师师长刘兆藜书“华英盖日”刻于其上。

  由主洞进入第二道洞口东行,可由地下接近华盖庵(今已圮),古时“阴沉晦闷,窥之毛发森竖不敢入”(清人陈以明《再游齐山记》),游人摸石壁前进,行约二十米,突然光生一线,便是华盖洞出口处。

  古往今来,华盖洞吸引了无数游者,仅《齐山岩洞志》即载有游记,诗作31首(篇)。清曹大镐游齐山华盖洞有诗:“山尽玲珑出,惟斯敞更高。云来闲作客,风过细生涛。穿暗随僧去,攀空把袖挑。碧螺住今古,时有夜猿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