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做了司法确认,就更安心了。拖欠的工资终于拿到了,今年能回家过个好年了。”1月3日,农民工袁某高兴地说。在此之前,他始终因为要不回辛苦钱而愁肠百结。
当天,某矿业公司拖欠袁某与其2名工友48万元工资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让他们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之前,因工资迟迟未发放,袁某和工友向区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大队求助。经调解,企业负责人于1月3日兑现了部分工资,并承诺按期支付剩余工资。随后,双方当事人将共同到贵池区人民法院就达成的协议申请司法确认。
这是我区积极推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一个缩影。这一案件的迅速解决,得益于贵池区不断扎紧的根治欠薪“防护网”。眼下正值岁末年初,也是欠薪问题的易发高发期,贵池根治欠薪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如何让农民工薪资无忧?早在去年底,各有关部门便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在全区全面铺开了欠薪隐患风险排查,打好根治欠薪“预防针”。2023年11月27日,我区召开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推进会,吹响了行动“集结号”,形成了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具体抓,人社部门牵头统筹,行业主管部门履职监管,紧密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月5日,全区根治欠薪工作调度会召开再次吹响了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的“冲锋号”,定下了“及早介入、分类施策、凝聚合力”的工作思路,全面掀起了各地各部门凝聚合力护“薪”安“薪”的热潮。
如今,我区成立了由人社、发改、司法、财政、公安等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区根治欠薪领导小组,打破了过去镇街、部门的条块分割,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全力打出了一套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组合拳”。
根治欠薪的重点在于预防,关键便是关口前移。自从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号角吹响,全区上下闻令而动、步履不停,区政府分管领导对重点欠薪隐患进行周调度;各园区对辖区内工程建设领域项目进展和工资发放情况全面摸排;属地镇街对辖区企业和社会性投资工程滚动摸排;发改部门对全区108个政府性投资工程全覆盖摸排;人社部门对欠薪投诉量大、工程款拨付和工资支付异常的重点行业企业精准排查,实时掌握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及时更新工作台账……
“目前员工有多少人?工资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发放到位?”前不久,在贵池船舶工业基地,由区人社局、乌沙镇组成的排查小组多次走访该基地每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情况,确保每家企业的情况都精准摸排。据悉,该基地共有7家船舶制造企业,员工800余名,大多数为外来务工人员,未雨绸缪,下好这步“先手棋”至关重要。
“我在这里干了不少年了,不仅待遇不错,年前工资也结下了,我准备年后开工还来。”来自重庆市的潘大哥已在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工作多年,在他看来,贵池这座城市对农民工关怀备至,哪怕遇到了欠薪等问题,不仅有人社等多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帮助协调解决,还可以通过公开的投诉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随时随地线上维权,让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没有了后顾之忧,干起活来格外有劲儿。“很感谢政府部门保障我们农民工的工资,让我们每年都能够钱包鼓鼓回家过年。”
值得一提的是,市人社部门还牵头建立起了池州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系统,我区依托这个平台率先实行劳务实名制信息化管理。有了这一平台,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监管信息数据库”在贵池搭建起来,各企业的人事档案、考勤管理、工资发放等事项都可在网络终端进行集中管理,一旦出现工资支付异常,区人社部门便能第一时间掌控、第一时间处置。
近年来,贵池区欠薪工作逐渐实现了从“清欠”向“根治”的转变,在源头治理、多方联动、数据监管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援助等务实举措相继推出,“根治欠薪”长效机制逐渐健全,“劳有所得”底线持续兜牢,贵池这座城市建设和发展主力军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得以更足、更高、更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