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贵池:文旅融合 融出好风景

发布时间:2024-01-24 10:00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文化旅游深度和广度的融合,有利于实现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发展。近年来,我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优势资源,抢抓发展机遇,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申报工作完成;霄坑村、元四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通过安徽省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罗城村、金山村、紫岩村上榜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源溪村、石门村创成省级精品主题村;霄坑村入选省级特色美食村、省级最干净旅游乡村;九华天池入选省级后备箱工程基地、省级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秋浦仙居民宿获得国家丙级民宿称号……2023年,我区旅游创建全面推进,旅游品牌创建富有成效,旅游产业强力复苏。

位于城西的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是融入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文化古迹,是池州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古时曾有“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佳境记载。走进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可以说是一步一景,无论是步行观光还是自行车骑行,都能领略到不同的风光。除此之外,景区的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为了抓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结合实际做了很多提升工作,包括对停车场路面和景区内生态游步道的加固与修缮 、游览设施的完善和新增功能、景区安全制度完善与培训演练等,并不断丰富娱乐项目,以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这里是我们的游客中心,增加了游客休息设施,加强导游培训的同时,新增了一批便携式语音导游,有需求的游客可以在这里停歇,做好准备后再游玩。”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的工作人员介绍道。已开放的民俗文化体验区,有各种自然景观,四季观光都有不同的美。还有垂钓点、游船等等,供游客们休闲娱乐,平时也会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营造氛围,特别是去年11月份举办的杏花村音乐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一方面,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另一方面,旅游的发展又为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2023年,我区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创新出彩,全区各地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底蕴,综合运用本土元素,轮番组织开展了杏花村文化旅游节、青山庙会、第三届罗城民歌文化艺术节、殷汇镇龙舟民俗文化活动、第六届西山焦枣采摘节、牛头山镇首届荷花文化节、元四村双胞胎民俗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塑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IP,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文化融合创新活力。尤其是杏花村文化旅游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八届,2023年开幕式演出还在安徽省文化云平台直播,当日浏览量达9万余人次,排全省第一。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聚集人气、推动旅游,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还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作为2023年创建的国家3A级景区,元四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景,他们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我带孩子参加了元四村的双胞胎民俗文化节,这里打造的特色乡村旅游很棒,田园风光美丽,农家美食美味,体验很不错。”去年底,参与了元四村民俗文化节活动的胡先生正考虑有空再带朋友们一起过来游玩。

此外,2023年我区的文化惠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全年共开展送戏下乡186场,进校园42场次,送电影下乡2232场,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推进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常态化免费开放;开设公益性少儿艺术培训和成人艺术培训,举办戏曲、软笔书法培训等,受益群众达8千余人,为城乡居民带来沉甸甸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各镇街、村(社区)都设立了专职文化岗位,组建了多支文艺队伍,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用文艺点亮群众生活,促进城乡居民文化“提质”、幸福“加码”。

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将继续加大旅游品牌创建力度,深度推进文旅融合,紧紧围绕“五新贵池”发展目标,推动全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力争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