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区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召开以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发展没有局外人,千斤重担大家挑”,将拿出“只争朝夕”的劲头认真贯彻落实全会部署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全市中流砥柱、全省发展标杆、长三角形成特色”的战略定位和“全省市辖区经济总量10强”的奋斗目标,紧扣深入实施“六大行动”、聚力打造“五新贵池”工作主线,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区,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全委会提出:池州高新区要锚定“千亿园区、全省15强、国家高新区”目标,坚持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压茬推进产业集群打造、创新能力提升、功能配套完善,加快实现提档升级。池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汪忠新表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池州高新区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国家级高新区、全省十五强、千亿园区”和“三年翻番”的工作目标,聚力招大引强,加快项目建设,壮大民营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范,持续深化改革,协同推进“循环化改造”“焕颜”工程和“工业互联网”三大工程,加快园区经济提质扩量增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今天的大会,为我区工业经济和商贸经济发展明确了具体要求和实现路径。”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钱胜宏表示,2024年,区经信局将坚持产业强区“首位战略”,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体实施优质企业培育、主导产业集聚、传统产业提升行动,推动工业经济运行稳定向好。强化新兴产业培育,聚焦“两新一装”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千方百计抓项目、育企业、强载体,不断催生发展新动能,力争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新增百亿企业1户、规模工业企业15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户。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实施技改项目30个以上,实现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3个、省绿色工厂1个。该局将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上下功夫,以推动工业经济和商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奋力谱写现代化首善之区建设崭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区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到‘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贵池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我们工作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区委农办主任、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怀昌表示,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明晰前进方向、笃定奋进目标,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美丽自然村庄建设,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作风、更实的举措,交出和美乡村建设“贵池答卷”,奋力谱写农业更加高质高效、农村更加宜居宜业、农民更加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全会指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相结合,努力在激发现代化发展动能上实现更大突破。这让我们的工作思路愈加清晰,工作方向愈加明确。”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余雷表示,接下来,区科技局将坚持“打造有为科技、推动有效创新”定位,围绕创新型城区建设,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持续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聚焦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精准服务各类企业。同时,从创新端、转化端和推广端共同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创建一批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区委五届八次全会的召开,为我们描绘了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大家都深受鼓舞。”区投资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胡淑秀说道,2023年,我区“双招双引”工作紧扣优势产业,创新招商理念,优化工作机制,全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展望新的一年,区投资促进中心将围绕全年新引进省外亿元项目52个,到位资金180亿元的目标计划,谋划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及上下游配套项目。同时聚焦我区五大主导产业,找准目标龙头企业和上下游关联企业,在招商打法上,“按图索骥”更新完善贵池招商产业图、企业区位图两张“图”,依托“5+3+N”招商体系,加快打造具有我区特色的产业集群,切实以项目投资的“百花齐放”,助推全区发展的“春色满园”。
“本次会议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催人奋进,为我们接下来的各项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勇表示,接下来,区人社部门将以保障居民就业为主线,以争创一流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作为抓手,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确保各项就业政策落地落实。优化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建立就业服务需求清单,鼓励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积极开发新岗位。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家庭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积极开发乡村公益岗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巩固吸纳就业、稳定就业成果,深入扎实推进就业促进“暖民心”实事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杏花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春说:“区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准总结了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的累累硕果,深刻分析了当下发展形势,令我感到心潮澎湃,干劲十足。会上指出,要坚持提升建管水平和涵养人文素养相结合,完善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今年,杏花村街道以“两网融合”为核心,“多网合一”为基础,研究出台了《物业和业主委员会考核办法》,建立了智慧社区平台,方便快捷的为民服务新矩阵已成型,逐步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接下来,该街道将坚决落实区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继续以党建领航赋能基层治理,持续围绕服务有力、治理有效的目标,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效率。
“全会提出,乌沙船舶工业基地要围绕打造长江南京上游最大的江海联运绿色智能船舶制造集聚区,全面推行市场化、公司化管理,加快构建船舶制造、船舶配套、船舶生产性服务业‘三位一体’产业体系。”乌沙镇党委书记李芳胜表示,今年以来,乌沙镇在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工作上,谋划深耕重大工业项目,全力保障加工区项目,理顺基地管理体制,预计全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实现税收收入3500万元。下一步,乌沙镇将认真贯彻本次全委会精神,鼓足干劲、振奋精神,按照产镇融合、工贸一体思路,做强钢材制造主业,延伸生产生活配套,拓展航运贸易领域,以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安徽船谷”为目标,借长三角一体化东风,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拼搏进取。
“全会为我们擘画了蓝图、吹响了号角、指明了方向。”马衙街道金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正德说道,金山村是安徽省公布的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今年以来,该村以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模式为载体,依托新型农事服务中心,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做大做强集体经济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全委会指出,只有落实坚决,才能推动争先进位。作为一名村干部,他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干起来,在后续和美乡村建设中突出村庄美、产业特、主体强的优势,继续筑牢产业根基,以农业为基础,植入相应的文化休闲及旅游的理念,形成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的模式,真正形成联农带农效应,让金山村成为贵池的一张靓丽名片。
“全委会提出要‘围绕推动制造业以链强群,聚焦“两新一装”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友进冠华、西恩新材料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提升全链条竞争力,推动产业裂变扩张发展’,这给我们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送上了一颗‘定心丸’。”在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钱亚俊看来,作为安徽省综合百强企业、安徽省制造业50强企业,友进冠华近年来始终坚持“数智附能”的发展思路和“节能减排”发展理念,今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缴纳税收7.8亿元。2024年,公司计划以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力以赴推动电解、节能、绿能、储能和保税仓库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链接辐射能力,持续为贵池经济社会发展展现企业担当,贡献企业力量。
“区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到‘要夯实产业根基。围绕推动农业全链提升,实施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池州市九华府金莲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大伟作为一名投身乡村振兴产业的创业者,深感责任重大和使命艰巨。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他表示,将继续立足九华黄精资源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坚持黄精一二三四产业齐推共进,加快黄精技术推陈出新,促进黄精产业增值增效增益,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双赢”,让“黄精”生出“真黄金”,把乡村振兴产业做大做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