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书记,祝阿姨的耳朵又痛了,我们刚给她检查完,她想去霄坑村熟悉的查医生那里挂水消炎……”今年6月的一个平常早晨,正在村中照常开展工作的梅村镇栗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保爱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电话来自村中88岁独居老人祝春梅的信息检测员王常清,她也是祝春梅老人所在的谷村组组长、村医。
“那天是张春生告诉我老人耳朵不舒服的消息。”王常清告诉笔者,张春生是老人的邻居,也是她的包保网格员。从张春生了解到老人的病情后不到30分钟,村委会安排的车辆便来到了祝春梅家门口,将其带到霄坑村卫生室进行检查治疗。
当天下午,完成治疗的祝春梅老人耳朵不痛了,她喜笑颜开地点赞道:“在这里一个人住着也不担心!”
在祝春梅老人家中,墙上的一张写满联系方式的爱心联系卡十分引人注目,王常清、张春生等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一一在上面陈列。“紧急联系人是老人侄媳妇,信息检测员是村民组组长,包保网格员是她隔壁的邻居……”朱保爱向笔者介绍:“网格员每日探访一次,信息检测员每周探访一次……每次来看老人,大家都会再教她一遍卡片怎么用。”像这样的分类细致、职能清晰的爱心联系卡,可以在贵池每位高龄独居老人家中找到。
小小卡片的背后是贵池为独居老人“编织”的巨大“安全网”。今年以来,我区根据上级独居老人关爱整治行动部署要求,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地独居老人一户一档台账,初步摸排统计,目前全区6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2148人,其中特殊困难独居老人1519人。全区辖220个村(居),其中146个行政村、48个城市社区、26个农村社区,逐户落实镇、村、组(户)三级帮扶联系人6400余人。
在解决独居老人的养护难题的过程中,贵池各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一个个防范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风险的“妙点子”应运而生……
12月19日,雪后初霁,贵池各镇街还随处可见未消融的冰雪,“12月20日最低温-4℃,12月21日最低温度……”接连不断的低温预警令贵池各级民政系统工作人员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纷纷提高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入户走访频次,可里山街道白洋村的民政工作人员们却在此时松了口气,原来,就在当天,“智能安全管家”——门磁在该村的9名高龄独居老人家中全部安装完毕了。
“奶奶,装上这个小盒子以后,如果您12小时没进出卧室,村委会就会收到警报,到时候我们就能第一时间上门看您啦!”在村中查月花老人家里,白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永胜正对老人仔细叮嘱。
据了解,这个不起眼的小盒子原本是防疫使用的门磁,经过反向改装,它摇身一变,成了守护独居老人的“智能安全管家”。根据老人冬季的实际活动范围,白洋村工作人员将门磁安装在了每位老人的卧室门上,如果老人在系统设置的时间内没有开关门动作,门磁就会发送预警短信到村委相应包保工作人员和老人家属的手机上。
在门磁系统后台,笔者看到,所有已安装的门磁工作状态一目了然,每一个门磁的开关门时间都有着清晰记录。谢永胜告诉笔者,原本,该村依托本村老年助餐服务的送餐上门服务,常态化走访独居老人,但由于送餐路线不固定,难免会有疏漏,门磁的安装弥补了这一缺陷,实现了对独居老人的“云守护”。
“根据各地独居老人真实情况与困难需求,我们正细化措施,打造个性化服务。”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区正依托市级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程序,以尊重老年人意愿为前提,以满足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入第三方专业养老服务,个性化制定关爱服务内容。老有颐养、老有所乐,在贵池,独居老人的安全感正不断与日俱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