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各部门全力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天气

发布时间:2023-12-20 08:26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12月18日,新一轮寒潮来袭

贵池迎来降雪天气

伴随着雪花簌簌飘落

整个城市被皑皑白雪

“装扮”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而相伴这些雪景的

还有众多以“雪”为令

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

在贵池

比雪景还美的是他们

保供电

伴随降雪而来的是骤降的气温,广大居民正上演“花式取暖”大战,空调、火桶、电热毯等取暖设备纷纷“登场”,与此同时带动着电力负荷不断攀升。据了解,12月18日7时27分,贵池电网最大负荷达到480.544万千瓦。

当大家正躲在空调房、窝在火桶里时,电力人心里惦记着的却是供电线路和用电客户,他们踏雪而行,全力守护着万家灯火。当天上午,贵池区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吹响了“抗雪保电”集结号,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守人员力量,全力以赴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和电力可靠供应。

“雪天路滑,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巡检时要更加细致,确保不留死角。”上午11时,殷汇中心供电所客户服务三班班长唐小清叮嘱道,此时,他正和同事余必武、俞汪胜,顶着纷飞的雪花、冒着刺骨的严寒,对涓桥镇桂畈村辖区内的重点线路和设备开展“地毯式”巡查,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每到一个基塔、一段线缆,唐小清都会通过望远镜等设备进行仔细巡视,着重检查绝缘子、金具、导线等杆塔设备的覆冰情况,观察重点设备仪表位置,认真记录运行数据,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

“这边树竹障碍较多的地方,我们必须一处一处进行检查,万一积雪导致树竹不堪重负而弯曲、倒伏等,造成树竹与线路的安全距离不足,容易造成线路故障。”唐小清一边和同事合力清理着倒在路上的树竹一边说道。在刺骨的寒风中,电力人的脸颊冻得通红,雪地里留下的一串串脚印诠释着他们所肩负的电力责任。

“自家开着店,现在又是用电量大的时候,但基本上没有出现过用电问题。”在桂畈村村民李小红看来,现在用电就是两个字——安心。尤其是前不久,供电所工作人员上门进行了用电设备安全检查,更是让她吃下了安全用电的“定心丸”。

冬季保供电需做在早、做在前。自入冬以来,区供电公司便开启“敲门行动”,主动上门为客户用电“把脉问诊”,不仅为辖区企业提供安全用电检查和技术支持,还为困难群体进行老旧线路检查,及时排除用电故障。就在前几天,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为新建牌楼所7号配电台区接通了10千伏电源,将牌楼镇3个配电台区的195户居民接入新台区用电,使得原来处在台区末端用电的客户变成新台区的前端用电客户,用电质量大幅提高,全力保障了此次寒潮来临后这195户居民的用电需求。

据了解,目前,区供电公司在运维检修、电力调度等方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部署了236名抢修人员、56辆抢修车、11台发电机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并及时关注负荷潮流变化情况,不间断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确保寒潮期间平稳供电。

保民生

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区民政局迅速行动,细化落实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措施,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12月17日,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来到秋浦街道走访慰问高龄独居老人,为他们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资,详细了解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实地查看家中是否有取暖设施,并细心提醒要注意用电、用气、用火安全。据了解,自12月16日开始,区民政局就开始发动全区民政系统工作人员,针对低保对象、分散特困⼈员、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孤儿、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采取“一人⼀策”⽅式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送去御寒衣物和生活物资,并提醒雨雪天气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外出。

同时,区民政局成立6个小组深入全区20个养老机构,开展以消防、食品、用电、防滑等为重点的安全检查,督促各养老机构及时清点物资储备,做好食品、药品以及防滑垫、取暖设备等防寒物资的储备工作,确保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安全过冬。

截至目前,我区累计走访困境(留守)儿童187人、孤寡老人1150人、低保户144户,发放物资129份,共实施临时救助4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5.56万元。

“我们将继续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大排查走访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决扛牢民生兜底保障政治责任,坚定‘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服务宗旨,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保农业

除了守护广大居民温暖过冬,贵池各级农技人员也纷纷深入一线,为农田里的作物早早铺上了一层“科技棉被”。

“农业生产抗冬防寒要提前准备,我们从气象部门了解到降雪降温信息时便提前开展各项工作。”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章新春负责今年我区蔬菜作物防冻工作,他向笔者介绍,自12月8日起,全区各级农技人员便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将蔬菜大棚雨雪低温天气应对措施、管理建议通知到各农户,并来到各涉农镇街提醒、指导农户提前做好设施棚室骨架检查维修、薄膜漏洞修补加固等抗积雪抗冻措施。

“记得要及时清雪,棚膜上面的灰尘、污物要及时清除,保证透光率。”12月18日,章新春和同事又冒雪来到秋江街道民生村的蔬菜大棚基地现场指导,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现场蔬菜作物状态良好,未受到灾害。据悉,目前全区棚内蔬菜作物皆状况良好,基本未受影响。“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久阴见晴也会对蔬菜作物造成不良影响,后续天气好转,我们将继续深入各镇街,指导农户做好应对措施。”章新春介绍。

在梅龙、墩上等镇街道多处油菜小麦试验田,区农技人员还进行了现场调查记录。据介绍,小麦油菜作物受雨雪低温天气的影响情况,需晴好天气后长期观察,广大技术人员将长期跟踪指导农户做好后续应对措施。

针对此次降雪降温天气,我区第一时间进行农业生产部署,区农业农村局于12月15日发出《关于做好农业生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工作的通知》,同时通过系统工作群、农技服务群等工作群向种植户、养殖户推送气象预警信息,提醒做好在田油菜、小麦、蔬菜等作物的防冻工作,指导养殖户加固畜禽圈舍。

针对油菜小麦作物,区农业农村局提前印发了《油菜、小⻨抗寒防冻减灾技术指导意⻅》至各涉农镇街农业综合服中心,提醒各地积极应对,全力做好技术服务。相关技术人员介绍,今年我区油菜受前期雨水偏少,气温高的影响,早播油菜旺⻓,迟播油菜苗情弱,降雪降温期间需做好清沟理墒、增施叶面肥、补水保温、冻后补救等田间管理措施;而小麦作物则需要做好保墒防冻、药剂防冻、渍害防控等田间管理。对于未进行田间除草的田块,应立即停止除草作业,在寒潮过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8°C以上,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化除。

保交通

12月18日纷飞的大雪让贵池披上了冬日限定皮肤,也让路面变得湿滑。为保障道路通行秩序,池州交警不畏严寒,以雪为令,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前往多处路段疏导交通,全力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保障广大市民安全出行。

当天,在池州高速口,指示灯牌上早已亮起了“雪天路滑 限速60”的醒目标识。“师傅,请停下车,麻烦您配合我们检查一下安全带的佩戴情况。”在高速路口和高速公路上,除了组织警力加强路面不间断巡逻,及时清除积雪,交警同志还不断叮嘱过往车辆司乘人员系好安全带,慢行车、缓刹车,保持车距,控制灯光,注意出行安全。

“今天风大雪大,但是在很多路口,都有交警同志在值班执勤,为我们保驾护航。”途经高速路口的李师傅直言,在雪天看见“荧光黄”的身影一直守候,让他觉得十分安心。

而在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中心,值班交警同样严阵以待,密切关注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高效调度警力,尽最大努力护航交通安全。“目前城区部分路段、桥梁有积雪,相关部门正在清理。由于地面湿滑,部分路段车辆通行缓慢,为保障市民日常通行安全,市交警支队全体民辅警24小时全天候在岗在位,加强路面疏导、管控。希望市民合理安排出行时间、路线,尽量避开拥堵路段,谨慎驾驶,机动车驾驶人要注意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针对近期天气情况,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中心民警董爱华温馨提醒广大市民。

据悉,自12月9日起,池州公安交警系统就提升至一级勤务等级,保持全员在岗在位,加强警车 24 小时巡逻值守,最大限度加强路面管控;池州交警部门还提前与高速管理中心对接协调,提前在桥梁、长上下坡、隧道出入口等易结冰路侧放置融雪剂,在桥面安装温度计,降温期间每小时检查一次,实时通报桥面温度。12月18日当天,池州公安交警共投入警车115台,警力668人,全力维护当地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截至发稿时,池州主城区主干道路面基本已经不见积雪,全市道路交通秩序井然。

12月18日21时21分,池州市气象台发布了低温冰冻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72小时贵池区大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0℃且较常年同期偏低5℃以上。气象部门预计,贵池19日有雨夹雪或雪并渐止。20日后天气转好。23日前气温持续偏低。20日起受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将下降4~6℃;冷空气过后,22日早晨最低气温-6℃左右,山区-8℃左右。23日后气温逐渐回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