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由于气温起伏等多重因素,全国多地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期叠加,城乡居民尤其是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明显增多。1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冬春季呼吸道疾病健康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近日,笔者来到贵池区各医院实地探访落实情况。
市中医院:统筹医疗资源,网上预约缩短候诊时间
12月11日下午3点,笔者走入池州市中医医院儿科住院部,映入眼帘的是医护人员脚步匆匆的忙碌身影,查房拿药、换瓶扎针、消毒床位……应对儿科就诊量增多,该医院自10月中旬陆续通过从其他科室调配、提前召回进修医生等方式补充力量,目前该科室7名专科医生在岗,住院部护士由原先的8人增加到了11人。“这两个月以来,我院增设了至晚间10点的儿科夜间门诊,10点以后前来就诊的患儿由儿科住院部代急诊。虽然近段时间,科室医护人员工作量有所增加,但整体运行紧张有序。”该院儿科主任张淑芬介绍。
病房里,梁女士刚于当天下午为7岁的儿子办理了住院手续,医护人员正为该患儿进行输液等治疗。“孩子发烧后,我提前在网上预约,今天上午8点多带孩子来医院,通过智能自助机完成挂号、缴费等程序,没怎么排队,上午10点多就完成了病原检测,医生很快就确定了后续住院治疗方案。”流畅的就诊流程让梁女士很欣慰,特别是她所担心的床位紧张现象并未出现。据张淑芬介绍,目前该院住院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在1周左右,住院病床、服务资源总量充足,能够满足儿童就医需求。
市二院:优化门诊流程,加开诊区满足分流需求
当天下午5点半,虽然已到门诊的下班时间,但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儿科门诊室依旧有等候的患儿及家长,“自今年3月13日起,为提升群众就医体验,落实便民惠民服务,我院开设了儿科夜间门诊,开诊时间为每天晚上5点半至10点半。10月中旬,考虑到儿科门诊量增加,又将夜间门诊延时至夜间11点;11点至次日8点,由急诊做好分诊,在儿科住院部诊疗。”该院党委委员、医务科科长张国柱介绍。目前,该院儿科日均门诊(急诊)为120至150人次。针对上午的门诊高峰期,该院增加了1名儿科门诊医生,同时在儿科10名专科医生的基础上调配了3名轮转医生进行辅助性工作,医护力量充足。
为便于医生及时快速辨别患儿病情,提高门诊就医效率,近期,该院还增加了咽拭子检测频次,工作日上午10点前检测可在当天拿到报告,采样点24小时开放。同时,急诊科右侧,一间新开辟的门诊儿童输液、雾化室帮助医生根据患儿病症轻重进一步做好分流工作。在该诊室时,一市民正带孩子刚完成雾化治疗,“我孩子上周二出现发热症状,经过医生诊断已经通过吃药等方式退烧了,但前两天咳嗽得厉害,便又来门诊,医生又给孩子开了雾化疗程,两天下来好多了。”该患儿母亲表示,门诊诊室的开辟让孩子不用住院进行雾化治疗,白天正常上学不影响学业,放学后前来治疗即可。张国柱介绍,目前,该诊疗室每天可承接10至20余名儿童进行输液、雾化治疗,既缓解了儿科住院部压力,又让轻症患儿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对症治疗。
区卫健委负责人告诉笔者,我区常态化做好全区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情况摸底工作,目前各类检测试剂、药品、耗材等物资储备充足。同时,两家医疗机构也正积极发挥医共体作用,积极与基层医疗机构上下协作,通过专家下沉、患者转诊机制及组织开展儿童呼吸道疾病防治相关培训等方式,将各项医疗便民惠民措施持续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