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地里有三只鸟长得有点怪,脸像猴子脸,看着又很像猫头鹰,你赶紧过来。”12月9日上午,乌沙镇灯塔村村民徐经业在自家地里发现3只“怪鸟”幼崽。这三只幼崽挤在一处,长着酷似猴子的扁平脸,头部还有绒毛未曾褪去,只能在地上扑腾却飞不起来。看到这种情况,徐经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灯塔村文书陈二旺,陈二旺了解情况后立刻联系上了 “国网安徽电力汪湜护线爱鸟创新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杨卫林。杨卫林及时赶到现场,认出这只怪鸟正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猴面鹰”。
据杨卫林介绍,猴面鹰别名草鸮,隶属于鸮形目草鸮科,它的头大而圆,呈心脏形,似猴脸,因此得名。猴面鹰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原野、低山、丘陵以及农田、城镇和村屯附近森林中,以鼠类、蛙、蛇、昆虫等为食。2013年,猴面鹰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在田地里等待许久后,几人并没有发现成年“猴面鹰”飞回,也没有在附近发现它们的巢穴。担心天气寒冷,幼鸟在野外失去大鸟保护极易受到猫猫狗狗和其他猛禽的攻击,他们当机立断联系上了池州市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站,一并交由专业畜牧师暂时安置和喂养。据了解,目前3只猴面鹰幼鸟状况良好,该站计划待猴面鹰羽翼丰满且具备自主觅食能力后,适时放归大自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