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马衙街道茶山村700多亩油茶林基地里枝繁叶茂,泛着植物油光的油茶果挂满枝头,处处呈现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正在查看油茶果长势的茶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包旭东和油茶基地负责人吴新忠满脸笑容地告诉笔者,这是前几年茶山村利用荒山荒地,引进的油茶种植项目,如今已到了挂果收益的阶段。预计入秋后,这批油茶果便可采摘,并运送到基地工厂加工成山茶油后便可上市了。
过去的茶山村经济欠发达,一直面临着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效益不高、后劲不足的困境。近些年,盘活荒山荒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村集体参与分红的模式,成了茶山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个有益尝试。2023年,茶山村再次和种植大户合作,积极探索“地上油茶,地下黄精”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油茶树还未长成挂果前的几年“空闲期”,以种植油茶林、套种黄精中药材为主导,推动茶药“联姻”,促进一地生“多金”,发展林下经济,填补油茶基地前期经济效益空白。
“油茶产业周期长、收益慢,为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我们在油茶林下套种黄精,实现以短养长、一地两用。”基地负责人吴新忠对笔者说出了林下套种黄精的初衷。
为了实现村集体与大户的互动发展、双方受益,茶山村整合资源,成立供销社公司,打造本地农特产品品牌并帮助代销,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在大户流转地里套种黄精并支付一定费用给大户等方式,开展与种植户深度协作。就这样,茶山村在700亩的油茶林间,套种了120余亩黄精。目前,该村已建成油茶种植基地2个,1400亩油茶进入丰产期,油茶林趋于成熟,预计2025年前可达到2500亩种植规模。
利用产业项目的多元化,推动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和规划文化康旅产业,是茶山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另一条破局良策。茶山村紧靠G318国道,距主城区约20公里,交通便利,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该村积极在区位、生态优势上做文章,计划打造金家圩农耕主题美丽乡村,为今后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研学基地做好铺垫。
“我们拟通过打造‘国防教育+农耕’为特色的美丽乡村,与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打造特色研学基地。”包旭东向笔者说出了他的新想法,下一步,茶山村将继续立足村情实际,深入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积极开拓农旅融合新模式,成立服务类合作社,最大限度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实现“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的良性循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