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第四届中小学生(幼儿)啦啦操比赛一等奖、池州市第五届“满城杏花颂经典”中小学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池州市小学校园五禽戏交流展示大赛一等奖......近两个月来,贵池区人民路小学学生在多项市级大赛中捷报频传、喜讯连连。这份如此“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近年来该校在“五育并举”的旗帜下,努力落实“双减”政策,用心为学生耕耘全面发展的“沃土”而结出的丰硕果实。
“教育的意义是让孩子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贵池区人民路小学校长杨文清这样说。自2017年建校以来,该校始终坚持从学生全面发展出发,将自然教育作为学校特色着力打造。“双减”政策实施后,该校更是率先走在全区前列,持续发力、积极作为,以扎实有效的行动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两年来,该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悄然发生变化。
6月2日,当笔者走进与月亮湖湿地公园仅一路之隔的贵池区人民路小学东校区时,当天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正好响起,只见学生们一窝蜂似的“涌”出各自的教室,分别走进书法室、篮球场、航模室、轮滑场、舞蹈房等处,陆陆续续开始自己的“兴趣班”。校园里原本安静的空气里荡起阵阵涟漪,欢声笑语洒遍了校园每一个角落。
“自‘双减’政策实施后,我们便积极‘烹饪’各种适合孩子个性发展的‘营养餐’,满足孩子多样化的需求。”该校工会主席程秀梅告诉笔者,目前该校已开设了轮滑、冰壶、篮球、中国舞、书法、围棋等25门课后服务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
此时,轮滑场上,学生们已是全副武装,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穿着轮滑鞋、配戴护具的学生,屈膝弓背、目视前方,奋力向前冲刺,一个又一个活泼可爱的身影来回滑动着,让人眼花缭乱。“孩子们一开始穿上轮滑鞋时都站不起来,甚至还有点恐惧和害怕,但是现在都能够自如地滑行了。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力和进取精神。”该校轮滑班教练陈真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是全市唯一一所拥有标准轮滑跑道的学校。2021年,该校利用新建东校区的契机,在操场上建设了200米标准轮滑跑道,并在教学楼内建设了冰壶教室。完善的场地设施,为该校学生参加多元化的课后服务提供了保障,让孩子们足不出校就能体验冰雪运动带来的无穷乐趣。2020年,该校获批“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22年,该校正式挂牌池州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轮滑训练基地。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2023年安徽省速度轮滑巡回赛上,贵池区人民路小学代表队从省内6个地市、21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在速度轮滑项目中拔得头筹,为该校“五育并举”成绩单再添一笔重彩。
在校园的一角,不少“小农民”正在自己认领的种植园里忙碌着,不时还兴奋地和同学交流着菜苗生长的新发现。自从校园植物角建立以来,学生们精心种植了各类食用菌和各种绿色蔬菜,掘地、培土、浇水、施肥......一个个动作有些笨拙的“小农民”精心呵护着一棵棵菜苗,看着各类蔬菜一天天“成长”,学生们用双手感受到了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学生们自觉参与、亲身体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不少家长都说孩子在家比之前爱劳动了!”该校305班班主任胡盈笑着说道,在她看来,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紧密相连,不仅是关乎五育并举“落地”组成部分,更是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
2022年9月,该校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正式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如今,劳动课已经成为该校学生们最期待的“课堂”之一。劳动教育从活动到校本课程再到国家必修课程,贵池区人民路小学对于劳动教育的探索之路也在不断向前。除了为学生开辟劳动基地,该校还通过日常家务、手工制作、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努力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烟火气”满满的烹饪教室里,学生们正按照授课老师章秀所教授的方法制作各自的“拿手好菜”,每节课结束后,章秀都会布置同一项作业——把自己课堂上所学回家做给家人吃。“纸上得来终觉浅,孩子们离厨房近了,就离生活近了,也离成长近了。”章秀说,烹饪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准备食材到结束后打扫卫生,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受到动手的乐趣、品尝到美味的成果......这一切,都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的意义所在,推动着学生们的意志力和自信心不断发展。
“劳动课程要着重将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相整合。因此我们在设立劳动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程秀梅说,接下来,该校将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联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创设多维度劳动教育场景,推动劳动课实现由“盆景”到“风景”的嬗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以来,贵池区人民路小学始终在“五育并举”上做足文章,大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交出了一份份教师因材施教的成绩单、一份份学生全面发展的成绩单......“教育的本质是求真、向善、向美,我一直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做到自然人生、欢趣儒雅。”杨文清说。下一步,该校将继续深耕五育并举,在“五育”融合中释放教育活力,真正让学校教育“活”起来,让教育回归理性、回归本真、回归纯粹,打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高质量教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