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我区紧急召开防汛工作调度会,分析当前防汛形势,动员全区上下迅速动起来,科学防范应对此次强降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委马胜利,区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钱松出席会议并对当前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进行调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第一副指挥长张先卫,副区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何金华参加调度。
会议指出,此次强降雨来势凶猛,贵池已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防汛工作的严峻性,迅速贯彻落实市、区两级防汛调度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科学研判、合理分工,确保安全度汛。
会议强调,要迅速抢险救援。各地要立即对城镇低洼地带、危旧房屋、地下空间等危险区域群众进行摸排,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组织转移,并妥善进行安置。对已出现积水和内涝的部分区域和路段,要立即组织人员前往一线,看实情、查实况、找问题,并安排专业人员到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快速分析原因、排水除涝,消除险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强化指挥调度。安排精干力量全天候值守,点对点调度超汛限水库和降雨量超阈值站点周边排涝站。加密水库、中小河流沿线堤防及山洪危险区等关键部位的巡查防守,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进行梳理,提前做好警戒工作。
要加强应急值守。确保各级责任人在岗在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等防汛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水情发展趋势,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确保重大险情、灾情第一时间上报。
要科学监测预警。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着重加强对山洪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沿河建筑工地等重点部位的监测防御,加强信息共享、会商研判,提高预报精度,采用大喇叭、逐户告知等方式,确保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逐级逐户逐人传达到位,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要完善各类预案。进一步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山洪及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做到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灾后恢复等各个环节全覆盖。特别要聚焦重点区域、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和手段,确保预案实用、管用,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据悉,26日夜间,接市气象部门红色预警后,我区、镇(街)、村(居)三级和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相关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人连夜上岗到位,靠前指挥,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区防指也迅速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对3个管委会、20个镇街防汛抗旱救灾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全面压实责任。26日20时30分至24时,区防指还对20个镇街、8座水库、5座排涝站、1处水电站在岗情况进行了抽查,均在岗在位。
此外,全区已累计储备抢险设备540台套、舟船34艘、救生衣3140套、救生圈870只、块石4720吨、砂石料1.805万吨、袋类31.3万条、土工布1.3万平方米、铅丝15.7吨、桩木2050立方米。救灾物资有:帐篷120顶、折叠床750张、毛毯1400条、毛巾被1200条、棉被160床、太空被1000床、棉大衣350件、多功能羽绒防寒服1000件;各地还进行了社会号料储备。
截至27日13时,我区出现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雨量分布不均,东北部出现大暴雨,面均雨量136毫米,其中江口、梅龙全境和马衙、墩上部分区域面均雨量超150毫米,最大降雨量260毫米(梅龙旅游码头),最大小时降水量82.2毫米(梅龙旅游码头,27日3-4时);城区降水:167毫米。全区111座水库48座超汛限并不同程度溢洪,最大溢洪深度1.2米(涓桥舒冲)。白洋河梅街站涨幅2.43米,秋浦河高坦站涨幅1.06米,殷汇站涨幅1.8米,龙舒河栗坑站涨幅1.79米,九华河观前站涨幅0.82米,青通河庆丰闸水位涨幅1.47米,目前水位已接近洪峰,均未超警戒水位。截至发稿时,全区各河道、水库等水位正在回落,各地仍在持续开展巡查防守工作,确保安全。
据池州市气象台5月27日16时发布的天气预报,27日夜里到28日白天,多云,局地还有雷阵雨转阵雨或雷雨,因此,各地各部门还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强化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提升避险自救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