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坚持绿色发展,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推进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努力护住一方水土,让绿色满山间,在保证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户增产增收。
2022年,根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推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的指导意见》,安徽省在全省选择六安市金安区、宣城市宣州区、池州市贵池区3个县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试点期为2022年至2024年。贵池区作为试点之一,第一时间出台了《贵池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申报指南》等文件,部署试点工作,经过发布公告、自主申报审核等前期工作,项目进入自主建设阶段。
不同于以往的工程建设,水土保持以奖代补工程的建设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山油茶种植是马衙街道茶山村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多年来发展面临山坡道路条件差,山塘淤积,防汛抗旱能力不足等短板制约。为破除发展瓶颈,作为当地企业,池州市新源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主动在了解有关政策后积极申报并最终获批参与工程建设,逐步修筑沟渠、加固塘坝,此前的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治理,这也为公司山油茶产业破壁起飞打下了基础。
谈到项目建成后的效益,池州市新源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新忠十分欣喜:“水土保持项目建成之后,我们整个的生产条件都得到了大幅改善,在环境变好的同时还节约了成本,现在灌溉、交通比之前更加方便了,运输成本和用工成本也降低了很多。”
荒山改梯田,沃野发新绿。水土保持以奖代补工程重点奖补坡耕地整治、坡式经济林整治等项目,也让墩上街道池州天龙创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500亩的白茶基地迎来了好机遇。
据该公司总经理徐年友介绍,在未实施水土保持项目之前,一到雨天,雨水很容易带着泥土淤积在茶树种植区域,很难排水,不少茶树就因为这个原因直接被毁。工程建设后,根据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徐年友白茶基地原来所处的荒山被改为梯田,并修筑排水灌溉沟渠和水塘,以前水土流失导致茶叶减产的状况将彻底扭转,现在白茶基地的发展前景十分喜人。
根据省水土保持以奖代补试点意见,从2022年至2024年,省财政每年拨付以奖代补资金600万元用于试点项目建设。经过前期自主申报、自主建设和专家筛选,贵池区确定了7个建设主体进行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分布在墩上街道、马衙街道、涓桥镇、梅村镇、棠溪镇。开展水土保持以奖代补工作,奖补主体是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村组集体、农户以及其他企业。
区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区以奖代补工程建设试点项目深入贯彻落实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能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水土保持以奖代补工作,拓宽资金渠道,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显著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成功经验。下一步,我区将会进一步总结经验,增加项目覆盖面,推动全区的水土保持以奖代补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