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承载文明 文明润泽城市
贵池,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阵地”
曾许下了
“一年大变样 两年促提升 三年抓巩固”
的庄严承诺
如今,池州市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经走过两年多历程,作为“主阵地”,贵池这些年又有哪些变化?让我们跟随小编步伐,去浏览这座城市的文明新画卷。
走!去瞧瞧基础设施提升得如何
关键词1:基础设施
老西街之变,直观可见。这片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老街区,经过整体改造,已披上了“新妆”,成为对外展示的靓丽名片。
修复破损外墙3005平米、更新破损腐烂树池42个、更换座椅12个、全面维修脱落瓦片、清理垃圾20吨、梳理杂乱线缆584米、废弃景观灯带965米,并重新规划设置了公益广告……去年,我区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仅仅西街一处,就投入了这么多精力。就全区而言,还开展了主城区基础设施缺失破损普查工作,加强了区管市政基础设施的巡查力度,共发现问题66个,已基本整改完成。
看!小城的管理中蕴含这些“精细化”手法
关键词2: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是门“大学问”。贵池区以“精细化”为笔,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功课。
来看具体措施:制定《主城区门前三包工作实施方案》,分主体将创城责任精准落实到人,目前已经实现主城区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工作全覆盖。制定《贵池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压实城管队员、第三方管理公司网格化管理责任。针对占道经营、违法建设、车辆违规停放等问题,则通过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精准定位。
据悉,去年共规劝占道经营、骑路市场、提篮叫卖现象40000余起,拆除现有及新增违章建筑4135.63平米,劝导不文明养犬4000余次。两年来,共收容流浪犬近3000条。
赞!农贸市场“水洗式”整治得民心
关键词3:农贸市场
逛菜市也能逛出超市感,这在贵池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这些年,我区对农贸市场的“水洗式”整治,真正让“烟火气”吹出了文明风。
去年,在推行菜市场“标准化”“超市化”改造的基础上,我区继续将目光聚焦农贸市场提升,积极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做好活禽宰杀点选址建设和市场内已建活禽宰杀点的清除整治工作,并对杏花村农产品批发大市场开展专项整治,以进一步提升市场品质。同时,对三台山花鸟市场等专业市场进行集中整治,修补破损路面、绿化等基础设施,施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增设消防器材等,确保各类市场主体有颜值有品质。
清!空置地块整治工作交出完美“答卷”
关键词4:空置地块
走进香格里拉小学南侧地块,昔日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一大片菜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迎风招展的香樟树,周边围墙也一改往日破旧废弃的形象,全部进行了粉刷和喷绘。这里的改变始于全区一场空置地块整治提升行动。
据悉,我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当中,坚持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去年,专门召开了空置地块整治提升专项调度会,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对各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 按要求增设围挡公益广告,对具备条件的地块进行了复绿等,让昔日空置地块变身一处处美丽景观。目前,全区24个空置地块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
来!“一镜到底”感受下小区小巷之变
关键词5:小区小巷
路灯增加了、水泥路重铺了、小型活动场所建好了、智能充电桩上岗了、楼道杂物不见了……来到主城区南湖苑小区,真正可以“一镜到底”感受微改造带来的大变化。
据悉,去年,我区投入5000万元重点实施“七个周边”(社区、医院、市场、学校、商超、商业综合体和写字楼、交通场站)的外立面破损、楼道破损等项目,完成了135个居民小区整治提升工程。并积极做好老旧小区违建拆除、杂物清理等前期准备工作,共拆除违章建筑6879.5平方米。同时,实施了师范巷、包公井巷等特色巷道打造工程和21条背街小巷环境秩序整治提升工程,让小区小巷微改造,点亮居民新生活。
提!物业服务“红”起来 幸福指数升起来
关键词6:物业管理服务
提到物业管理,不得不提我区的红色物业。为物业注入“红色基因”是我区一大亮点。目前,全区所有符合组建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均已全部单独组建党组织。
去年,我区继续实施物业“双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113个小区“双提升”工作和239个业主委员会组建工作。并全力做好原嘉城公司保洁小区物业衔接工作,顺利完成了109个小区物业引进工作,开展了主城区物业服务管理季度考核评级工作,兑现红色业委会组建奖补资金129万元,双提升奖励68万元,对其物业服务收费不超过二级基准价(每平方0.3元)的小区兑现奖补资金664.473万元,原政府保洁小区引进物业奖补资金173万元。此外,还完成了10069平方米停车棚建设工作(含地面硬化),投入资金453万元。分批分片对主城区居民小区开展飞线充电整治行动,取缔飞线充电90余起。
齐!释放增量盘活存量化解停车难题
关键词7:停车难
小小车位,蕴含大民生。解决“停车乱、停车难”问题,贵池各地通过释放增量盘活存量巧妙化解停车难题。
释放增量增加车位,结合文明集镇建设工程,制定城乡接合部公共停车场项目,完成了墩上、梅街、牌楼等集镇大货车停车场建设工程;全面施划补划机动车停车位6500个、非机动车停车线50000余米。盘活存量合理利用车位,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行为4908起,整治共享单车乱停放1100余辆。通过释放、盘活相结合,逐步实现从一“位”难求到井然有序的良性转变。
美!打造文明村镇 谱写文明新篇
关键词8:文明村镇
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开车经过乌沙镇,一眼望去,青灰色的建筑分立街道两旁,店面招牌以木为底,呈现古色古香韵味……如今,经过文明集镇创建,乌沙镇集镇已“脱胎换骨”。
乌沙的集镇之变是贵池区打造文明集镇的现实剪影,也是最典型的缩影。去年,我区列支1亿元用于农村文明集镇建设项目,完成了58个文明集镇建设项目。通过改造,各地集镇功能进一步完善,镇容镇貌得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乌沙、牛头山、梅龙、殷汇等重点集镇,整体环境有了根本性改观。一个个整洁有序、民风淳朴、宜居宜业的文明集镇正踏歌而来……
此外,我区还依托文明集镇建设项目,进一步做好2个省级以上文明镇、6个文明村的对标建设工作,特别是对镇(村)史馆、养老设施、商贸物流、公共交通等新内容加大指导力度,确保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对标达标。
听!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传来阵阵“新声”
关键词9:新时代文明实践
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到哪里。听!贵池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内,书声琅琅,歌声不断……
去年,我区投入了4000余万元,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新中心,并印发了《贵池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全局性制度文件,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工作要求,形成“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个、实践站220个和若干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形成“1+20+219+N”文明实践体系。工作中,按照“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的思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全年开展各类活动一万余场次,受益群众约45.75万人次。
红!志愿服务活动已发展成“燎原之势”
关键词10:市民文明素质
志愿者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红细胞”,如今,贵池拥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223支,目前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14万多,约占居民人口总数的24%。走在大街小巷,一抹抹“志愿红”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满城尽是志愿者的背后,体现的是贵池居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正所谓,要创文明城,先育文明人。去年,为进一步做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我区在主城区327个居民小区规范设置了535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牌,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开展了2200余场主题活动,参与人数达4万余人。一场场志愿活动催发更多文明“细胞”在贵池大地裂变、扩散、膨胀、充盈……值得一提的是,贵池组工干部蔡松、张兆军因平天湖跳水救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同住一座城 共爱一个家
城市在创建中更新
文明在创建中升级
创建是目标 惠民是目的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必将孕育出
共创、共建、共享幸福之果
让我们携起手来
做文明的倡导者、践行者、传播者
让文明成为这座小城最鲜明的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