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贵池非遗活动引起广泛关注

发布时间:2023-02-06 08:26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池州傩戏,被誉为“戏曲活化石”,是一种以傩仪、傩舞、傩戏为主要表演形式的古老民间文化艺术,一直广泛流传于我区梅街、棠溪、墩上和里山等地。

位于墩上街道的茅坦村杜氏和山湖村柏冶胡氏世代交好,为同一个傩戏会,共用同一套傩戏面具。每年农历正月的“迎圣”是两村一年一度傩事活动的开始和前奏,正月十一,与茅坦村杜氏相邻的山湖村柏冶胡氏到茅坦村迎傩神回村,正月十三茅坦杜氏又从山湖村将傩神迎回。

2月3日,农历正月十三,又到了茅坦杜村“迎圣”的日子。早上8点,随着一声声锣响,茅坦村男丁近百人身着彩色古装,打着彩旗罗伞,抬着三牲和龙亭,前往约定好的地点迎接傩神回归。到了约定的地点,杜、胡二氏共同摆好供桌,焚香祭拜傩神,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两族之间团结友好。随后,柏冶胡氏将正月十一接走的装有傩神面具的日月箱移交给茅坦杜氏,由杜氏队伍将傩神迎回杜氏宗祠。“迎圣”所到之处,村民们纷纷在门口摆案桌、贡三牲、鲜果,燃香、焚纸马、作揖跪拜,肃静虔诚,以祈求傩神保佑。

据茅坦杜村傩戏协会会长杜胜进介绍,2022年春节期间,茅坦杜与柏冶胡正式恢复了传统的“迎圣”仪式,并逐步复原了经典的傩戏《孟姜女》《踩花》《舞伞》《舞狮》《舞回回》《打赤鸟》《魁星点斗》和“高跷马”“踹竹马”等节目。今年,不少村里的年轻人也参与到活动当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注入了新鲜血液。看到年轻人和乡亲们都积极参与,他感到非常激动和开心。“傩文化是根生于我们这片土壤的血脉和精华,相信我们村的傩文化一定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杜胜进高兴地说。

与此同时,在梅街镇源溪村,这里正月十三的盛大傩事也拉开了帷幕。

上午8点,徐村柯氏祠堂门口香烟缭绕,锣鼓齐鸣,上一年抢得伞灯并生儿育女的人家开始陆陆续续向傩神献灯伞,众人纷纷进入祠堂烧香叩谢,摘下伞上寓意着“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灯笼,互相寒暄、祝福,热闹非凡。

10时许,柯氏祠堂的村民们戴起面具、举起旗伞,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按照世代相传的路线向村内的百年老树——社树出发,进行源溪村独有的“朝社树”活动。旗伞如林,阵容庞大,伴随着表演者的吆喝声和不断变换的傩舞步态,傩事仪式达到了高潮。

据村中老人介绍,源溪村的百年“社树”在过去曾是两棵树,一棵桠枫,一棵青檀,生长在一起的两棵树长大后竟合二为一。到达“社树”下,带着面具的“傩神”在锣鼓、鞭炮、铳声齐鸣中跳起古老的傩舞,用悠扬的傩腔向“神树”传达新年的美好祝愿……

“每年的正月十三我们村都会举办朝社树活动,据村里老人讲述,这一仪式源于明清,重新活跃至今也有百年历史了。”梅街镇源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聂刚介绍,当地群众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祝愿新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身体健康,为了让这一传统活动顺利开展,镇、村两级提前召开多次会议,在当天部署城管、公安、消防等力量,维持现场秩序,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源溪村的傩事活动还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媒体及摄影爱好者前来观看。“今年是我来池州拍摄正月傩戏的第7年了,但是来到源溪村还是第一次,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刚完成拍摄的上海市普陀区文联副主席、摄影家协会会长陈泰明十分开心,“贵池傩事的盛大在国内数一数二,今天源溪村的活动几乎整个村的人都积极参与进来了,可见地方政府重视程度高、宣传到位,我还看到参与仪式表演的人员不乏95后、00后的年轻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了!”他告诉笔者,今天共有近20名来自上海各地摄影家协会的成员来到源溪进行创作,这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为他们的拍摄大大增色,等回到上海,众人打算举办相关摄影展,并制作画册,以此向更多人宣传神秘古老的池州傩。

“今年的源溪傩事是近三年来最盛大的一次,吸引的游客也比以往多了许多。”看着今日傩事结束后村中各户农家乐里村民们忙碌招待客人的样子,聂刚十分欣慰:“现在我们正在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发展我们一个高端民宿、康养等文旅项目,同时充分融入傩文化,制作各项文创产品,让来到这里的旅客不仅能自己感受源溪傩的魅力,还能带上一份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谈及未来对于源溪傩的规划,他神采奕奕,傩文化与文旅项目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更让源溪傩走出贵池,走出安徽,让更多人加入传承、发扬的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