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汇聚文化力量,弘扬传统文化,我区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接地气、聚人气的公共文化活动,营造起过年氛围,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把新春的祝福送到平常百姓家中。
1月15日,在墩上街道茅坦村杜氏宗祠,正在举办一场祭茅镰仪式。在现场随着槌擂大鼓的低沉声音响起,主祭人身穿礼服,头戴礼帽出场,宣布祭祀开始,场面气氛格外庄严肃穆。“一祈风调雨顺,二祈五谷丰登,三祈国泰民安——”仪式的流程进行得有条不紊,诵读《祭茅镰文》、洒五色纸、喷雷火、唱诵祖训、舞祭祀狮……火红舞狮摇头摆尾,身姿灵动地走动和祭拜,周围的群众露出了笑容,带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和希望,认真地观看着这场活动。
“祭茅镰是我们这里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明朝洪武年间这里荒无人烟,茅草遍地,先人便用茅镰开垦出生存的土壤。为缅怀先祖艰苦创业的历史,我们后人就在每年祭祀的时候,把他们用过的镰刀奉在祭坛上供人瞻仰祭拜。”祭茅镰活动负责人杜云丰介绍道:“我们通过祭祀茅镰,不仅表达了对先祖艰苦创业精神的缅怀,还有对丰收的期盼,以及对执着坚定、开拓创新精神的学习和追求。”
除了祭茅镰这种非遗活动,我区还举办了其他迎新春的文化活动,送春联下乡活动就是其中之一。1月17日,在梅龙街道文化广场的活动现场,由贵池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区文化馆主办的写春联送祝福志愿活动正在火热开展,十位书画家热情高涨,挥毫泼墨,在准备好的红纸上落笔,饱含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很快一张张“福”字,一对对春联,一幅幅艺术风格迥异的书法作品展现在大家眼前,共送出春联五百余幅。周围的群众笑容满面,赞叹着书法家们的功力深厚,满怀期待地在一旁等待着即将送到他们手上的那副对联,现场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氛围。“这春联写得真好看!过年的时候我一定要把它贴在家里的大门上。”领了春联的王女士笑着说。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持续举办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组织各镇村广泛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春节前夕开展的这些活动,不仅弘扬年俗民俗文化,营造浓浓年味,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让更多群众享受文化福利,体悟文化意蕴与民族品格,进而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