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上小纸条写满感谢画出敬意 给的是彼此支持
“家里有三口人,联系电话:XXX,你们辛苦了!”“家里常住五口人,电话:XXX,必胜!加油!”……11月27日,在池阳街道清风社区君悦玺园小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上门发放生活物资时,一张张贴在门上的小纸条瞬间温暖了他们的心。
当天下午,笔者联系上了发起人谢祈鑫,他是该小区的一名住户,也是主动报名参加服务的志愿者。“我们君悦玺园小区楼栋多、楼层高,业主多达800户,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服务压力大,很是辛苦。”谢祈鑫说,为了帮助工作人员提高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他便想出了在自家门口张贴人口、电话等关键信息的方法,并在业主群里建议推广。谢祈鑫的建议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业主们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拿出纸笔,将自己家的关键信息以及对工作人员的慰问写在了纸上,贴在了门前。
有了房门上的信息,工作人员只要看一眼房门就知道屋里有没有人住,要准备多少核酸采集咽拭子,发放多少生活物资,十分方便他们开展工作。一张张字体不一、不拘格式的“暖心话”,写的是感谢,画的是敬意,给出的是彼此的理解与支持。尽管只有寥寥数语,却让连日来一直连续作战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倍感温暖。
“感谢”霸屏业主群 温情故事不断上演
“爱心物资已收到,感谢政府,感谢志愿者、物业、社区工作人员。你们辛苦啦!”11月27日凌晨开始,一眼看不到头的“感谢”霸屏着星河湾小区业主交流群。26日晚间11点多,政府分发的生活物资陆续抵达该小区北门。物业工作人员在小区业主群里一吆喝,小区志愿者纷纷报名,立马合理分工,组成3人一组的物资运送组,前往各楼栋挨家挨户分发蔬菜包。“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凌晨1点或者3点的夜班志愿者,还有些人当天并没有排班,但听说物资来了,都提前下来帮忙。”在看到这样的场景时,小区物业负责人吴柯军感慨道:“虽然这三天我只睡了11个小时,但看到大家这么团结,真的觉得值了。”
“早上醒来看到我家孩子手机上刷屏的‘感谢’,真是觉得特别温暖。另外,还有两件事让我们也特别感动。”4号楼2单元业主胡芬芳介绍,为了做好查缺补漏工作,业主群一大早就在接龙昨夜各家收到的物品情况,准备对没有收到猪肉和物资的居民进行补送。当我孩子才接龙‘没有收到肉’时,就接到了楼下104住户的电话,准备将自家的肉送点过来。“特殊时期,物资十分宝贵,我们婉拒了邻居的爱心,可没想到,没过一会志愿者就将社区补发的肉品送来了,被爱心包围的感觉真好。”胡芬芳感激地说。
采访中,笔者了解,该小区规模较小,总共7栋楼,300多户居民。疫情发生后,在物业公司以及小区志愿者的有序组织下,先后建立了物资配送群、星河湾志愿者群。在物资配送群中,物业经理化身采购员,26日一大早帮助居民成功采购回来了一批物资。放在小区入口处,先做消杀,然后安排下订单业主有序排队下楼领取订购物资。26日晚间,随着外出政策的调整以及政府物资的抵达,80多名业主纷纷扫码进入志愿者群,分时段接力值班值守事项。27日一大早,为了更加安全高效地做好志愿服务,在小区居民的倡议下,大家纷纷捐款捐物,为一线值班人员购买防护服、口罩等卫生用品,直到发起人编发群公告,主动暂停捐款时,仍然有居民发红包对采购计划进行资助。“我们尽量不给政府添麻烦,马上采购了60套防护服,200个KN95口罩。另外,我们还收到了许多业主的实物捐赠。目前还剩7000多元爱心尾款。”爱心业主小江表示,后续将安排一人管账、一人管钱和物资,做好领取登记。此外,也有不少业主在看到大家团结一致的场景后,有感而发写下了“打油诗”或纪实文章,为大家加油鼓劲。
战“疫”一线 他们是一道特殊的风景
“我报名,三轮车送!”11月26日晚上7点多,清风街道百荷园社区的生活物资到达固定点位后,该社区居民陈宗亮成为第一个报名参加物资发放的志愿者。“疫情之下,作为一个残疾人我也想为大家做点事,为‘防疫’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质朴的话语,道出了陈宗亮的责任与担当。
当晚,陈宗亮的三轮车为物资装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辆满载生活物资的小三轮,一趟趟穿梭在小区的各楼栋之间,忙碌着装卸即将发到居民手中的生活物资,直到晚上十二点多才结束“使命”。第二天一大早,陈宗亮又忙碌了起来,将前一天晚上没来得及发放的物资挨家挨户地送上门。“我们看着他那么‘拼’,特别感动,又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但他总是‘抢’着干,他身上那股儿劲我们都特别佩服,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百荷园社区工作人员称赞道。
长时间的站立和奔波,对陈宗亮这样一个肢体残疾的人而言是艰辛的,他走的每一步路都要比平常人吃力,但他却事事跑在前、想在前、做在前,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他便主动请缨,就地转化成为志愿者,参与到防疫一线。“我不想缺席这场‘特殊的战斗’,我是一名党员,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宗亮真诚地说道。
11月27日中午,当笔者与陈宗亮电话联系时,他正在为社区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准备。沟通中,当笔者问到是否觉得辛苦时,陈宗亮坚定地回道:“不辛苦,比起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做的很微薄。我得到了很多来自社会的关爱,我也要怀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话音刚落,他又忍不住补充道:“说不来话,就是我心里最真的感受。”
同样,在汇景花园小区,26日晚,当政府免费配送的物资抵达小区时,各栋楼的楼栋长联合各楼栋志愿者立即集合完毕,有序搬运物资。这时,一名志愿者麻利地开着私家车来到了物资的存放处,招呼着大家将这些物资全部搬运到他的车内,以减轻大家的劳动力。“我们小区比较大,路程比较长,靠人工搬运太累了,我就想着用车子方便一些,这就是举手之劳。”志愿者闫鑫说:“大疫面前有大爱,疫情发生后,小区自发涌现了许多志愿者,我也是深受触动,想着能尽自己的一份力。相信大家如此团结,一定能够很快战胜疫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区基层一线还有很多这样的“逆行者”们,力所能及地用属于他们的方式积极为防疫工作贡献力量,成为战“疫”中一道特殊的风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