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级“一站式”矛调中心
通过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充实工作人员,全面完成区级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搭建。区矛调中心下设综合调解室、信访评议团、心理咨询室等职能科室,区医疗纠纷、婚姻家庭纠纷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常驻中心,其他涉事矛盾纠纷较多的调解组织采取轮驻、随叫随驻的方式进驻。中心聘请4名退休政法干警组成综合调解队伍,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并与镇街调委会联动,形成矛盾调处强大合力,实现了各类矛盾纠纷集中受理和快速分流,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窗口”服务,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截至目前,区矛调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16件,已调解成功14件。
创建“温暖调解”系列品牌
按照“三统一、两方便、一标准”的规范化要求,在全区建立19个温暖调解室,基本实现化解纠纷工作有人员、有场所、有标识牌、有印章、有调解记录和台帐“六统一”, 案件受理、登记、调查、调解协议制作、回访和监督履行各环节均达到规范化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细致、周到、贴心的服务。同时,积极发挥一些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司法所长懂业务、知民情、擅调解、有威信的特长,建成了一批个人温暖调解工作室,坚持把打造个性化、专业化调解室作为扩大品牌创建效应的重要载体,在化解邻里民事纠纷、农民工讨薪纠纷、工伤劳保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面建设“百姓说事点”
全区基本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说事点”体系,形成以说事点为枢纽、向上对接、向下延伸的“说事网格”,畅通了民意新渠道。结合当地实际,各村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灵活多样打造“百姓说事点”,部分村居在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等人员密集、矛盾容易多发地设立百姓说事点,并根据选点的实际环境设置标示标牌。每个示范点均做到标识牌、留言本、工作流程“三统一”,信息员“一落实”,确立了“事前问事、随时说事及时办事、定期议事、事后查事”的五环节工作法。各示范点挑选有热心、有威望的楼道长、老党员等为召集人,以“有事请讲,讲必有应;有难请说,说必来帮”为主题,发现并收集矛盾隐患信息和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解决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225个“百姓说事点”,收集信息445条,化解纠纷352件。
建设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委会
全区共建有婚姻家庭纠纷、物业纠纷、消费纠纷、旅游纠纷、环保纠纷、征迁安置纠纷、退役军人纠纷、劳动争议、医疗纠纷、信访事项、商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12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了覆盖主要行业(领域)、适应化解突出矛盾纠纷基本需要和充分发挥便民利民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功能作用的新局面。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大力推进调解员队伍建设,配齐专兼职调解员,不断提升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水平。同时,将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调处成功案件纳入“以奖代补”范围,提高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积极性。今年以来,全区共审核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案件39件,发放补贴4150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