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贵池,我们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拥有便捷的出行,在家足不出户便能收到温暖的饭菜和网购的商品……而这些便利正是为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他们——外卖骑手、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人提供。他们风雨无阻、起早贪黑、日夜兼程,为贵池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心安之处即是家。为了解决这些默默付出的群体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区委组织部、区委非公工委于八月联合发起“暖心驿站”招募活动。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这些各具特色的“暖心驿站”,看看它“暖”在何处?
纳凉取暖、饮水热饭、歇脚休憩……在清风街道百荷园社区内,有这样一个快递、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的专属歇脚地,几平米的空间内,座椅、空调、电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等家电一应俱全,饿了么骑手刘潇便是这里的常客,每当外卖订单较少的时候,他都会来这里休息片刻。“过去工作累了,只能在路边靠在车上休息,碰到刮风下雨只能厚着脸皮去一些人少的小餐厅,现在有这么一个暖心的地方,真好。”小刘趴在桌上闭目养神,他刚将自己的午饭放进微波炉,准备在这里养精蓄锐一小会后再投入紧张的外送工作。
“今年8月份,位于我们社区的池州市饿了么运营中心成立了非公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社区和运营中心一同打造了这个暖心驿站。”清风街道百荷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唐甜向笔者介绍,建设前期,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新业态行业发展现状与从业人员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分析,并通过座谈、“需求点单”等方式确定该暖心驿站设置的服务项目,在运营中心原有基础上购入冰箱、电动车充电桩等设备。“这里也叫小哥加油站,他们温暖了这座城市,我们便来温暖他们。”唐甜笑着说道。
“我经常在空闲时来这休息一下,喝杯水,看看书。”周一上午10点半,秋浦街道毓秀门菜市场保洁员刘观明在完成清扫任务后,熟门熟路的来到菜市场2楼内侧的“万客汇驿站”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坐下休息片刻。便民服务台、医药箱针线包、24小时冷热水茶饮、桌椅沙发……一项项暖心服务让这个小小的房间成为菜市场员工、顾客温馨休憩的港湾。据悉,该驿站是贵池最早一批暖心驿站之一,于2020年四月发挥毓秀门农贸市场党支部党建引领作用正式建立。
“严冬能取暖,酷热能纳凉,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这是我们想要打造的。”毓秀门农贸市场党支部书记陈诚告诉笔者,驿站作为歇脚点的同时,还摆放了各类便民利民宣传册和党建报刊杂志供户外劳动者们阅读学习:“后续我们还将继续拓宽驿站服务内容,将其打造成集党建引领、暖心服务、政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经济”已经成为现代人最流行的消费方式之一,在清风街道翠百社区秋浦花园小区里,一间小小的“平米微家”为周边居民、商户带来了“共享”幸福。这里以社区党支部为阵地,以红色物业为依托,为周边住户安排上了共享工具、共享轮椅、共享药箱、共享拖车等免费借用服务。“我们的拖车早上刚被隔壁小店借去使用了,这些工具是最受欢迎的!”池州平米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杨凤阳告诉笔者,如今驿站内的共享用品都是在今年七月筹备时,工作人员们认真探讨出来的:“我们考虑了很久,大家最需要的是平时用不上,但需要时身边又不一定有的东西,比如拖车、轮椅、雨伞。这段时间通过居民的咨询,我们发现梯子也很适合共享,打算添置一个……”
共享设施齐全了,还需要让更多人使用才能发挥“暖心”的作用,目前,平米物业正与翠百社区通过社群、扫楼等方式进行宣传。“我们想把驿站推广到每个业主、商户的耳中,让更多人享受共享租借服务。”杨凤阳说道。
截至目前,贵池已依托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沿街商铺、银行网点、居民小区、城市广场等区域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设立“暖心驿站”32个,今年内还将在商之都、大润发等商圈附近打造新驿站。各个“暖心驿站”因需制宜,以情待人,四季流转,小小驿站的温情不变,让每位户外劳动者在工作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