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 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22-10-26 08:56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今年是池州市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关键之年,创建伊始,市委、市政府就确立了“一年大变样,两年促提升,三年抓巩固”的目标要求。今年以来,贵池区继续发挥创建“主阵地”作用,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任务细化落实责任、措施,一批经典点位的创建成果直观反映了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成效。

旧菜市在蝶变中靓出新颜值

小小的菜篮子拎着大民生,而菜市场的基础环境则最能反映一座城市的文明创建水平。随着城市功能品质的提档升级,老旧菜市场落后的基础设施与购物环境已经很难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相适应,菜市场的改造与提升成为了文明创建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日前,笔者走进清溪街道碧桂园菜市场,该市场所在的整体建筑群是周边最大的农贸综合体,覆盖碧桂园、翠屏苑、桂花城、月亮湾等20余个小区。改造前的碧桂园菜市场是典型的老旧菜市场,内外基础设施破损,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突出,经过改造升级后,整个市场的面貌焕然一新。


据清溪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菜市场改造提升过程中采取了道路硬化,停车位施划、流动摊点改造、公共卫生间改造等综合举措,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同步优化,整体改造完成后为周边小区的居民带来了更多便利。“现在菜市场环境好了,规范划线的停车位也让更多顾客愿意来这边买菜,我们的生意比起之前也更好了。”看到如今碧桂园菜市场的新环境,经营户陈华志也格外欣喜。


杏花村农产品批发大市场的新面貌则是我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的又一典型。今年以来,杏花村街道对接施工单位,累计投入60万元,针对市场基础设施等问题进一步开展了联合集中整治改造,采取了主干道路面修复、人行道地砖铺设、外墙粉刷等工程措施,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杏花村街道将切实担负起属地管理责任,把市场创建作为常态化工作任务来抓,加强与市场监管、城市执法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建立起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市场创建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谈到杏花村农产品批发大市场下步创建工作,杏花村街道有关负责人思路清晰。

截至目前,主城区已完成11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基本实现了农贸市场改造全覆盖,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获得了广大市民的广泛好评。

老街区在出新中焕发新活力

位于主城区中心的老西街在贵池人心中历来有着十分独特的位置,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印记。走街读城,一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老街区的风貌变化直观反映了文明创建成果。


走在如今的老西街,或许很难对“老”字有着切身感受,经过文明创建工作的改造与提升,街面上处处都是新颜新貌。今年以来,池阳街道古舜社区对接施工单位对老西街进行了改造升级,完成了环境整治、破损基础设施维修、公益广告更新等改造项目,老西街再现新风貌。


“我们会充分发挥楼栋长和志愿者作用,继续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创建过程中实时做好反馈改进工作,努力解决居民最关心和最直接、最现实的创建问题,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针对老西街改造提升与辖区内各地的文明创建工作,池阳街道古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汪绍琴表示。

除街面整治外,我区还全面开展了居民小区整治提升工作,分两批对全区范围内的130余个居民小区进行整治提升,整治提升内容涵盖基础设施、便民服务、公益宣传、违建拆除、群众参与等五个方面。

坐落于杏花村街道杏花村社区的明月苑小区建成于2005年,建设之初只施划了20余个停车位,一直以来,停车难是小区居民反映十分强烈的大问题。今年4月份以来,结合居民小区整治提升工作,明月苑小区通过改造绿化面积等方式将停车位增设至200余个,并同步进行了污水管网改造、休闲健身设施增添等,改造效果广受小区居民好评。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项目总投资达5000万元,涉及120余个小区,目前已完成楼道出新364462.66平方米、路面修复5890.95平方米、外立面出新40736.34 平方米、非机动车位硬化4415.57平方米、机动车位硬化6753平方米、膜结构车棚9288.98平方米、绿化补植60820. 03平方米、增设晾衣架5017.6米、更换太阳能路灯82盏、更换PVC落水管167米、更换下水井盖240套、污水管网改造520米、修建隔油池座、杂乱线缆整理584米。

志愿红在共建中展现新风采

志愿者是一座城市的微小“红细胞”,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抹抹动人的志愿红涌动起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

“这也太方便咧!刚想剪个头发楼下就有志愿者,太省心了!”最近的周末,如果你走上街头小区的志愿服务广场,或许就能看到周边群众对“周末便民大集市”的连声夸赞。

当前,城区各社区正在不定期开展“周末大集市”活动,义诊、义剪、义修……服务内容涵盖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场场活动都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民生问题无小事,简单的便民服务里,反映的却正是文明创建过程中红色志愿力量的充分发挥。


据了解,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设有1个志愿服务总队的情况下,发起成立了“8+N”类志愿服务下辖支队,“8”即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帮扶救困等8类常备队伍,“N”即党员、巾帼、青年、职工、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伍;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不少于3支志愿服务队;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不少于2支志愿服务队。目前,全区已成立了1个志愿服务总队,88个区直志愿服务支队,498个镇街道志愿服务支队;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达149337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24.5%。

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所(站)还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创建了“春雨烟柳”“香樟古舜”“杏花红”“网美城北”“烟头不落地”“金剪子”“红心护苗  ‘疫’路‘童’行”“中医药文化宣传进校园”“清溪姐姐”等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发挥专业志愿服务项目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服务群众的能力,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助力添彩。

文明创建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压实责任、坚定信心、强化措施,以群众参与度、满意度为指针,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真正形成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创建局面,营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创建氛围,全力创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