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贵池发展的黄金期。回首这十年,贵池走过的峥嵘岁月和不平凡历程,成为实干拼闯、攻坚克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为集中展现十年来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新成果,特开设专栏【非凡的成就 贵池这十年】,全方位展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宝贵经验和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日推出“非凡的成就 贵池这十年”主题系列报道⑨《党建引领红旗展,风劲海阔好扬帆》,敬请关注!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众河奔涌,系乎源流。
经济发展蓬勃起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生态绿城步步皆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贵池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过程中,有一面旗帜始终引领着前进的方向,为贵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在每一次大战大考中毫不却步,在每一次风雨兼程里无悔誓言,贵池广大党群用无数次的生动实践证明了——事业兴衰,关键在党。
十年来,贵池基层党组织数量由1078个上升到1496个,党员人数由24786名发展到29761名,红色队伍不断壮大、红色细胞更加活跃,靓丽峥嵘的红色,已经成为引领贵池发展的最美底色。
铸魂补钙,党的政治建设凝聚磅礴伟力
旗帜引领方向,思想照亮征程。十年来,贵池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筑牢党员干部思想信念之基。从争先创优活动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将理论学习成果落实到每一次工作实践当中,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答了时代和群众交给他们的“必答题”。
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天气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均造成了不同程度影响。面对旱情,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立即投入到抗旱保水、抗旱保苗的战场上,全力以赴争取抗旱设备,整修抗旱渠道,多措并举,带领广大群众一起千方百计引水蓄水提水调水,广拓水源渠道,全力抗旱保水保民生、抗旱保苗保丰收。经过全区广大党群共同努力,我区成功克服了旱情影响,群众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夏粮再次喜获丰收。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直以来,面对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皆迎难而上,他们的身影活跃在项目建设、“双招双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各条战线上,以担当叙写使命,用忠诚铸就品格,在守土担责中充分彰显了党员干部朴实的为民情怀。
固本强基,党建制度优势转为发展胜势
小区是城市的最小细胞,也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城市党建水平高不高,党建责任压得实不实,都直观地体现在了为民服务水平上,生活在各个小区的居民最有发言权。“这也太方便咧!刚想剪个头发楼下就有志愿者,太省心了!”最近的周末,如果你走上贵池部分小区的志愿服务广场,或许就能看到周边群众对“周末便民大集市”的连声夸赞。
当前,贵池各社区党组织正在积极筹划,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支部等活动阵地不定期开展便民服务“大集市”活动,义诊、义剪、义修……服务内容涵盖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场场活动都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民生问题无小事,简单的便民服务里,反映的却正是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时刻将群众冷暖挂在心上的实干作风。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红色阵地”提升工程,致力于将全区30%以上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的高质量“党群服务综合体”,真正构建起了15分钟党群服务圈。2021年,我区共打造38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和21个村(社区)党群服务综合体,当前,更多基层党建示范点和党群服务综合体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此外,我区还从严落实区级领导联系指导基层党建示范点、软弱涣散村以及党委(党组)书记联系党支部等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在农村领域,2021年,我区摸排并完成整顿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解决实际问题9项;开通并运行村级“小微权力”监督服务平台,公开党务、村(居)务事项3.3万余件,群众参与监督179万余人次,“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推行。
全面引领,党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位于梅街镇南部的刘街社区是国家首批非遗“池州傩”的主要发源地,总面积45.9平方公里,共有872户3310人,社区党委下设党支部3个,党员115名。2021年以前,社区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土地、林地租赁费,砂石运费,发展缺乏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面对这种情况,社区“两委”班子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压在他们心上的一块大石头。
为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社区党委多次到外地实地考察,按照“盘活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思路,积极谋划发展之策。通过召开社区“两委”会议、“两小组长”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进行讨论、商定,出台《刘街社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五年实施方案》,实施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强龙头、建基地、塑品牌”提升行动计划,充分整合现有的土地、山林资源,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将黑木耳和白茶作为刘街社区支柱型产业,大力招引和培育农林业龙头企业,不断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经过持续努力,2021年,刘街社区共生产食用菌6万棒,带动就业1500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4万元。2022年,该社区扩大生产食用菌至15万棒,带动就业2000人次,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90万棒,预计全社区食用菌总销售收入达630万元。与此同时,该社区的白茶产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池州妙可茶业有限公司在2018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该公司计划分三期建设白茶基地。当前,白茶基地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三期工程正在积极筹划中,项目建设过程中,村民获得流转林地费用约15万元,本地用工已达3万多人次,发放村民工资300多万元,其中,带动脱贫户就业50余人,60户脱贫户享受分红。
下一步,贵池将继续实施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兴村”工程,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确保2022年全区172个村全面实现“两全面、三确保”目标;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通过精准选人、精准培育、精准管理、精准激励四项措施,培育一批先锋型“头雁”,全面增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综合素质。
山雄有脊,房固赖梁。勇立于时代潮头,贵池将始终高举党旗跟党走,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着力创品牌、促提升、强保障,通过党建大引领行动增强核心引领力,加快打造产业格局新、发展活力新、城乡面貌新、人民生活新、干部形象新的“五新贵池”,确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党的建设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