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非凡的成就 贵池这十年】梅街镇:浓墨重彩绘十年蓝图 实干奋进谱振兴篇章

发布时间:2022-10-08 08:18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贵池发展的黄金期。回首这十年,贵池走过的峥嵘岁月和不平凡历程,成为实干拼闯、攻坚克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为集中展现十年来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新成果,特开设专栏【非凡的成就 贵池这十年】,全方位展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宝贵经验和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日推出“非凡的成就 贵池这十年”主题系列报道⑤《梅街镇:浓墨重彩绘十年蓝图 实干奋进谱振兴篇章》,敬请关注!

氧化钙生产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日夜运转赶制订单;田间地头,万棒食用菌整齐排列;傩文化展示馆中,最新改良的傩戏正在排练……金秋十月,梅街镇一派生机勃勃。十年筑梦振兴,十年追赶超越。从2012年到2022年,位于贵池区南部的梅街镇全力推进“生态美、经济强、文化兴、乡风淳”的锦绣梅街建设,一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人民生活幸福的画卷正徐徐呈现……

因地制宜,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初秋早晨,梅街镇梅街村毛竹深加工基地里,20余名工人正忙着将毛竹加工成竹片、竹条。梅街镇共拥有毛竹资源14607.5亩,其中商品林11646.6亩。“前几年,受砍伐成本、销路不畅等因素影响,林农砍伐毛竹意愿不强,我们村内大量毛竹在山上运不下来,造成毛竹资源浪费和竹产业发展受阻。”梅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姚永祥告诉笔者。

针对这一情况,梅街镇因地制宜规划建立污染可控的现代竹材初级加工点,并将今年申报实施的7个中央衔接资金产业项目中第一批500万元衔接资金用于此处梅街毛竹深加工基地3500吨竹制品深加工项目。“我们以当地毛竹资源为基础,主要进行一次性竹筷、竹签等产品粗加工,目前每天能消化周边毛竹资源50多吨,直接或间接带动周围百余人就业。”梅街镇梅街毛竹深加工基地负责人刘分介绍,该加工点与安徽鸿叶集团协商以原料订单化方式合作,代收购毛竹并加工成竹片,每天加工竹片成品近50吨,年供应竹片成品15000余吨。目前该项目已获得收益25万元,分别带动梅街镇长垅、和平、太平、梅街、峡川五个村集体增收。

“今年二月份正式投产之后,不仅我们村的毛竹资源盘活了,还解决了我们当地二十余人就业,按照人均月收入4000块钱计算,一年就有100万元的收入留在我们村,同时我们梅街村每年还增加了5万块的村集体收入……”想到村民们腰包鼓鼓,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富裕生活,姚永祥的脸上也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以时间为尺丈量振兴。除了毛竹加工项目,这十年中,梅街镇围绕产业兴旺还持续推动镇域内白茶改建、黄精种植、食用菌发展、钢构厂房等项目,在2017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期和2021年乡村振兴期以来,全面梳理并落实管护产业项目65个,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优化环境,工业发展提速增效

十年,梅街镇潜力迸发,工业发展提速增效。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梅街镇坚持依托资源优势,精准产业发展定位,将非金属矿精深加工作为首位主导产业,举全镇之力推动“工业大镇”向“工业强镇”转变,2017至2021年,已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8.92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36亿元,财政收入2.24亿元,分别为“十二五”期间的1.61倍、1.72倍、1.26倍。“十三五”末,年财税收入达8439万元,逼近亿元大关,是“十二五”平均值近3倍。

“梅街的石灰石品位可以说是全中国最好之一,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做化学灰,品位要求相当高,所以在这来投资。”池州市金隆钙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宏说,自2019年收购企业股权以来,金隆钙业扎根梅街,依托这里丰富优质的石灰岩矿产资源,主要生产销售氧化钙、氢氧化钙、纳米材料,其中生产的纳米材料精细度可达200-3000目。所生产的系列钙产品广泛用于医药、石油化工、塑料、橡胶、金属冶炼、环保中的空气净化、水处理、农产品加工、装饰材料等行业,现已成为梅街镇龙头企业。

为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帮扶工程,梅街镇常态化召开营商环境座谈会,建立党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对镇内20个重点项目安排一名党政领导牵头推进,全程跟踪服务。“对辖区内落户企业我们要做到“店小二式”服务。”梅街镇党委副书记蒋虎飞是金隆钙业包保责任领导,从企业前期的政策引导、员工招聘到现阶段日常客户挖掘、原料供应等工作,他都积极参与。经过近些年发展,金隆钙业由开始的15万吨产能发展至今年最佳产能60万吨,整体投资超两亿,“在梅街的这几年,镇政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目前公司的运营状况正在我们计划中的方向逐步前推,接下来我们会追加投资,为梅街镇创造更大的效益。”汪宏说道。

以时间为蓝图绘未来光景,这十年,梅街镇筑牢招商引资首位意识,坚持量质并重,实施“一队两组”招商工作机制,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力度,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目的地招商等方式,有重点地引进集聚深加工高新技术企业,达到“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9月底,在由梅街镇政府组建专班推进落地的池州市兴旺钙业异地技改项目建设现场正机器轰鸣,预计今年底,这个“年产20万吨氧化钙(异地)技术改造项目”将投入生产。在镇域内九华金峰、贵兴非矿、金隆钙业等一批企业投产达效下,全镇已形成年产180万吨深加工产能,远期可达320万吨。

转换思路,传承弘扬璀璨傩文化

在梅街镇刘街社区党委副书记许鑫磊的手机里,有几个特殊的微信群,群成员包括刘街各位傩戏传承人及傩戏爱好者。平日里,群内只有许鑫磊和傩戏老师分享表演、练习视频与曲谱,没有其他人回应,可到了每年正月及各地舞台有表演需求时,群友们突然“活了”,他们带着学好的曲目从四面八方回到家乡、回到表演队伍,在梅街的乡村田野里用鞭炮声、锣鼓声、唢呐声、吆喝声沸腾大地,用傩戏傩仪迎接各地的游客……

“过去都是我们老师或者传承人口传心授,一对一的教导,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多走出村子,我们便通过建立微信群聊,把以前的傩戏手抄本翻译制作成电子版,把老师傅们的表演录成视频,大家平日一边工作一边在群里学习探讨。”许鑫磊告诉笔者,这十年里,刘街的年轻人们虽在外面的世界各自发展、各有战场,但梅街傩永远是连接众人的纽带,大家开始用新的方式传承池州傩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时间为介质传承文化之声。这十年,梅街镇转换思路,在努力让梅街傩走出梅街同时,还将傩文化同当地旅游业相结合,吸引各地的大批戏曲文化研究者和游客走进梅街,欣赏这一中国戏剧活化石,游览观光当地民俗民情、独特风光,带动形成了本地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业态。“这十年传承探索让我们意识到,与其让我们的傩戏去找年轻人,不如靠我们深厚的傩文化、正月特有的傩仪氛围吸引年轻人,让他们主动找到傩戏。”许鑫磊说到。今年1月,梅街镇傩文化展示馆在刘街社区正式开馆,这个徽派风格的展馆是贵池首家集“存史、展览、传习”功能为一体的傩文化展示馆,展示了梅街13个傩戏会明清以来的各类傩面具、服装、道具、砌末等实物及照片、文字资料,同时,贵池傩面具雕刻等项目及梅街傩的进一步研究、创新也在这里展开,广受游客青睐……

“在政府的帮助下,傩戏发展态势日渐变好。”亲身经历梅街傩10年变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代表性传承人姚家伟感慨道:“目前我已经培养了七名合格的傩戏传承人,希望更多人了解傩戏、学习傩戏,未来我们每年的正月十五举行的正规的傩戏传承活动能有更多年轻人参加是我最大的愿望!”

过往皆作序,来日可为章。“站在新征程的奋斗起点,梅街镇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紧紧围绕‘五新贵池’建设要求,坚持‘乡村振兴先行镇’一个定位,瞄准‘财税收入排头兵’和‘乡村文化振兴标杆镇’两大方向,落实‘强党建引领、提发展质效、促乡村振兴’三大抓手,以实干担当擘画魅力梅街崭新蓝图,以实创佳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梅街镇负责人坚定地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