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贵池:小田变大田,“丰”景美如画

发布时间:2022-10-06 09:05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正是水稻喜迎丰收的季节。在秋江街道莲台村,晴朗无云的蓝天之下,一片片稻田闪耀着金波,清风吹拂,稻香袭人。

看着一簇簇颗粒饱满的稻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种粮户王武喜不自禁。

“我承包了140亩地,再有个一周左右就能收割了,预计每亩地能收到1200到1300斤谷子。今年干旱,能有这样的收成我十分满意。”王武说道。

王武的稻田之所以能在今年夏秋连旱的情况下有这么好的收成,得益于2021年底村里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点对莲台村周边400亩大大小小、高低不平的“豆腐块”进行了“小田变大田”和“宜机化”改造,平整了土地,破除了田埂,硬化了水渠和机耕路,土地耕种质量大大提高,为村民丰收夯实了基础。

“今年3月改造完成后,原本无人问津的“豆腐块”摇身一变成了高产稳产的“香饽饽”,大家都抢着要承包,每亩租金一下子涨到了500元。”莲台村干部徐志堂高兴地说。今年7月,农业部门又在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创建了“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选种了徽两优华占、两优688等优良品种,并选派农业专家定期下田指导,既能让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一,又能让亩均产量提高100斤以上,增产增收、降本增效效果更加明显,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无独有偶,在另一边的梅街镇桃坡村,种粮户钱根月承包的高标准农业也即将迎来收割。“多亏了有高标准农田改造呦,今年我的收成是桃坡村周边最好的。”谈起高标准农田的表现,钱根月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原来,不同于莲台村那样的圩区,桃坡村属于山地丘陵地形,土壤薄,储水能力差,对水利设施的依赖性更高。以前,这里的农田灌溉主要靠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土渠,在雨水充足的年景,附近山上的溪流、水沟尚能基本保证周边稻田的灌溉。然而,今年入夏以来降水持续偏少,溪流、水沟干涸,水资源紧张,附近的农田全都要靠山上的牌坊水库放水灌溉。但土壤的干燥使得土渠渗水严重,往往还没流多远水就已经渗漏完了,一些离水源较远的普通农田根本得不到充足的灌溉。

“我的高标准农田就不同了,水泥渠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农田的每一角落,平整过的田地也没有高低落差,就算离水源远一点也不用担心得不到灌溉。”钱根月说。虽然高温干旱对粮食收成或多或少都有些影响,但是他的稻田收成预计还是能达到每亩近千斤,远好于周边的普通农田。

“从近几年的建设情况看,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和综合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道。今年,我区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经在马衙、棠溪、殷汇、梅村、涓桥、秋江、梅龙、梅街、牌楼、里山、墩上等多个镇街陆续展开,建设面积约为6.6万亩,预计11月底基本完成。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围绕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同时,探索建管护一体化新路径,完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确保建成的工程设施充分发挥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