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秋浦街道九华社区居民黄新芬看到东湖小区健身广场破损脱落的石桌桌面已修复,小区居民们正围坐在石桌旁聊天,她悬了几天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原来,前几日黄新芬在健身广场锻炼时,发现广场圆石桌的桌面脱落,但周围的居民都很喜欢在这里锻炼身体,从几岁孩童到花甲老人都在健身器材上忙得不亦乐乎。对于来此处锻炼的孩子和老人而言,脱落的石桌桌面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如何消除隐患成了黄新芬的“揪心事”。就在此时,黄新芬想到了社区里的一处“吐槽点”,群众有什么事都可以在“吐槽点”说出来、写出来。心急如焚的黄新芬立刻跑到“九华社区百姓说事点”,将自己忧心的事写在了留言薄上。“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解决了,以前有事不好找人,现在有什么事通过‘说事点’就能及时沟通解决,真的是太方便了!”黄新芬赞不绝口地说道。
黄新芬口中的“百姓说事点”是我区为收集矛盾纠纷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知识、倾听群众呼声而搭建的重要平台。2021年4月,我区启动“百姓说事点”建设工作,将“百姓说事点”设在商店、活动广场等群众经常聚集的地方,并在每个点安排了一名信息员、设置一本留言薄。近日,笔者来到秋浦街道孝肃社区的一处长廊,此时长廊里一群老人三五成组围坐在一起打牌、聊天。长廊里悬挂着“百姓说事点”的牌匾,让这个长廊显得与众不同。孝肃社区“百姓说事点”信息员章志红介绍,这处长廊是附近居民最喜欢闲坐聊天的地方,每到傍晚,这里便会热闹起来,不少居民聚在一起,聊聊天、唠唠家常。而章志红也总是参与其中,作为信息员,章志红已经习惯了在大伙儿的闲话中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倾听群众“说事”,并在了解到群众的诉求后第一时间反映给相关部门,解决群众心中的“疙瘩”事。前不久,居民们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谈起孝肃街公共厕所旁边的路灯不亮。“路灯不亮,咱们出门多不方便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章志红听到居民们的谈论后,立即向大家了解具体情况,随后,向社区反映了此事。社区了解后,迅速联系物业公司更换了新路灯。路灯亮了,民心暖了,小小“百姓说事点”不仅接了地气更连了民心。“群众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只有尽力将他们反映的问题解决好,他们才会更加信任我们,才会找我们敞开心扉。”章志红颇有感慨地说道。
有了“百姓说事点”,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难有地方问、事有地方办,如今“有空到百姓说事点坐坐、有事到百姓说事点说说”的理念已经渐渐深入每一位群众的心里,当他们有烦心事、麻烦事,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去“百姓说事点”讲个理,民意诉求不再“堵”,矛盾纠纷在基层得以化解,努力做到了“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截至目前,我区“百姓说事点”已实现村(居)全覆盖;全区225个“百姓说事点”共排查受理纠纷322件,调解纠纷254件,将一张张“意见清单”变成了一份份“满意答卷”。下一步,区司法局将进一步完善“说事”办法,提高“说事”质量,不断推动“百姓说事点”提档升级,畅通百姓诉求表达渠道,真正解决好百姓的烦心事、忧心事,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为建设平安贵池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