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滴翠,望水揽荷。”位于牛头山镇东部的观山村因荷花而闻名,全村湘莲种植已有十几年历史,发展至今,规模已达1000余亩。夏季赏荷、采摘鲜莲已成为该村的标志性传统活动。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走进观山村,一大片荷塘便映入眼帘,清风徐来,荷花荷叶随风飘荡,阵阵莲香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皆为“碧绿”,这一抹“绿”,是观山村党总支书记吴赵海最自豪的“绿”。
“这一颗小小的太空莲,正在帮我们实现风景和‘钱景’的共赢。”面朝荷塘烟波,吴赵海欣喜地向笔者介绍。
今年42岁的吴赵海,年轻时意气风发。1996年入伍,带着一股子冲劲在部队多次获奖,被评为优秀军人。退役后的他,开超市、经营电信代办点,虽然忙碌,日子过得安稳幸福,也成为了乡亲眼里的“致富能人”。
2002年,吴赵海回到村里,看着眼前的观山村环境差、发展底子薄,心里不是滋味,经过几番思想挣扎,他做了一个决定: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过上好日子。2021年10月,吴赵海被选为观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认真倾听大伙的心声。“作为村党组织书记,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产业发展好,把观山的好山好水好风景给用活用好,让大家伙收入都能提上来,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吴赵海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吴赵海始终坚持把发展产业摆在首位,他坚信只有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才会好起来。观山村水田多,丘陵纵横,过去很多年里,村民们种植的水稻频繁遭到野生动物的破坏,收益较低。村里的土壤水质适合种植荷花,田间管理便捷。于是,在吴赵海的带领下,村“两委”积极奔走,引进了适合观山村种植的太空莲品种,引导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大面积种植。
“太空莲品种好,我们种植过程中以农家肥为主,肥嫩饱满的新鲜莲蓬能卖个好价钱。”胡卫东是该村莲子种植户,他告诉笔者,今年他种植了200亩太空莲,预计亩均产量能达到4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上销售价为每公斤6元。
“我每天在机器旁负责莲子筛选的工作,一个小时就有10块钱的收入。”正在忙着剥莲蓬的村民汪彩霞高兴地说,“这一颗颗莲子可是我们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豆子’呢!”
新鲜莲子季节性强,如果不能很快销售出去,容易造成损失,如何延长产业链,将村里的莲子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拓宽农户的增收致富渠道,成了吴赵海和村“两委”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为此,他们不停地想法子、找路子。经过多番努力,2021年7月,村里的莲子加工厂正式运转,除加工新鲜莲子外,也初步为观山村莲子的产业链延长打通了出路,由莲子制成的莲心茶等产品销往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趁热打铁,在吴赵海的带动下,观山村又实施了油茶种植项目,2021年先期种植了102亩油茶。油茶亩产鲜果750公斤,按现在每公斤3.6元的市场价来计算,每亩毛收入达2700元,除去人工和管理费用,每亩净产值约1700元。
“接下来,我们将盘活村里的闲置山场资源,带动农户发展油茶产业,力争在三年完成500亩左右的油茶基地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吴赵海表示,科学经营油茶林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获得生态效益。
靠着发展产业,该村群众增收渠道拓宽了,腰包鼓了。看着村民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吴赵海打心底高兴。“目前,观山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流转了石林村民组近500亩土地。接下来我们将与区供销合作社进行对接,准备种植亩均产值近1500元的辣椒。建成后,能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共享产业发展的成果,届时,村集体经济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吴赵海信心满怀。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吴赵海也是铆足了劲。“群众心里有杆秤,经常把干部放在上面称。”这是吴赵海的一句口头禅,做了近20年的村干部,他时时刻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过去,村里的路都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为此,他多次向镇党委、政府反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他的努力下,现在全村主要道路全部硬化,实现了组组通,部分村民组实现了户户通。在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中,有些村民不愿意拆除自家无功能建筑,为了让村民理解支持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作,他经常起早贪黑深入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
“去年村里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工程,每天早上天没亮他就来了,挨家挨户做工作。村民广场建成之后,大家都为村里多了这么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而高兴。”观山村村民吴春芳表示,有这么一位不怕苦、有干劲的“带头人”,观山村的发展未来可期。
在吴赵海的带领下,观山村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既盘活了土地、扮靓了乡村,又为农民拓宽了增收路子。“我们还将积极探索‘旅游+产业’的发展新模式,谱写兴业富民新篇章。”对于观山村的未来发展,吴赵海信心十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