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贵池各地多措并举保群众用水

发布时间:2022-09-01 09:01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最近一个月,唐田镇副镇长马骋忙的不可开交,作为镇里分管水利的干部,该镇7个村(社区)1.6万群众的饮水问题都等着他协调解决。这不,8月25日一大早,他就来到了升金湖边的泥鱼洞临时取水点,查看抽水泵运行情况。


唐田镇位于贵池西南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丘圩湖并存,呈现“六山三水一分田”格局。作为全镇居民用水的主要来源,今年入汛以来降雨量的持续偏少让升金湖水位降到了11米多,较往年同期下降了近4米。水位的持续下降,也让以此为水源地的唐田镇各村(社区)群众生产、生活遇到了困难。

“饮水关乎民生,民生连着民心。目前我们每天从升金湖泥鱼洞抽水点取1000吨水送到唐田自来水厂,再加上水厂从机井抽取的地下水,每天能为居民提供1500余吨的自来水。”马骋向笔者介绍道,除了少部分村组需要分时段供水外,这1500吨能够基本保证居民们的正常生活。

“没问题!目前吃水、洗澡都不成问题,你们辛苦了呦。”遇到唐田社区居民程松苗时,他正要出门,听说马骋来社区查看居民用水情况,他立即抢到厨房门口的水池前拧开了水龙头。“看!水很清澈,水压也足够,热水器能够正常上水。”看到潺潺的流水从水龙头里喷涌而出,马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止于此,目前镇里投入了50万元,采购了3000余米的管线,在唐田圩方子坑附近建设新的取水点。”马骋告诉笔者,方子坑取水点已经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调试完成后每天能供水1500吨,到时候唐田镇全镇居民能够真正实现“用水自由”。

开源方法千万条,群众生活第一条。为了保障群众生活不受影响,各地各部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同于唐田镇多方开源,增加引水渠道的方法,江口街道查村社区采取了更加直接的措施……


“韩老,今天的水给您送来了。”早上9点,江口街道查村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们准时提着满满四桶水出现在韩村组村民韩学明家门口,“这两桶大的仍旧给您放到厨房,剩下两桶小的放客厅。”

“好好好!这么热的天,辛苦你们了。”把志愿者们让进屋,韩学明赶忙打开电风扇,“快坐会儿,歇一歇,这段时间多亏了你们呦。”

由于城乡规划等多重因素,查村社区9个村民组约200户居民家中暂时还没通上自来水,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各家各户门口的水井。然而,一个月多前,井水水位开始逐渐下降,不久后味道也变得发涩难以入口。“我正在发愁没水喝怎么办呢,他们开着拖拉机把水送到了家门口。”韩老笑着说。


原来,意识到天气干旱可能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1个月前,查村社区居委会成立了一支由6名党员组成的志愿送水队,每天开着拖拉机,将10吨水送到缺水的村组,为居民提供干净的生活用水。

“缺水的村组里有不少五保户和孤寡老人,为了方便他们取用,我们特意采购了一批可装10升水的小桶。”查村社区党委书记徐志根告诉笔者。从7月25日开始,他们每天都会将80多升的水送到老人们家里,60升用来洗衣、洗漱,剩下20升饮用水则用两个小桶密封装好,确保干净卫生。“目前,这200多户居民的饮水工程已经纳入今年的市政规划,9月就动工,居民们很快就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

来自区应急局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全区累计提水4310万方,启用固定抗旱站188处,装机3779千瓦,启用抗旱机井65口,打井18口,开辟其它应急水源22处,疏浚和开挖沟渠197.2公里,架设临时抗旱机械22605台套,全区集中供水工程能基本保障居民饮水安全。“下一步,应急、水利、农业、水文、气象等部门将密切配合,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多渠道多形式保水、供水,全力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同时,督促各级保险机构深入一线核实灾情,开展理赔工作,争取将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区应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