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集中攻坚话招商】马衙街道:多点发力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09 08:49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提到马衙,贵池人往往最先想到的是九华天池。的确,坐拥国家4A级景区,全境森林覆盖率达61.9%;同时,沪渝高速、318国道、铜九铁路、宁宜城际均从马衙经过,距离高铁站约3.5公里、距离飞机场约8.2公里、距高速出入口约4.5公里,也是通联九华山、铜陵等地的重要交通节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让作为主城区“后花园”的马衙街道在近些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摸索出了一套与之相匹配的产业定位与布局规划,即围绕服务城市、绿色发展的要求,重点打造面向中心城市的旅游业和交通服务业。正是这样精准的发展定位,让马衙街道的招商引资工作在实际过程中更具方向性和针对性。

今年以来,马衙街道招商引资目标任务3个,包括省外亿元项目2个。目前已完成签约项目12个(省外亿元9个,省内3个),在谈项目2个,在建项目5个。其中,与文教旅游生态康养相关的项目占比约58.3%,与交通运输服务相关的项目占比约41.7%。

国庆黄金周结束后,旅游市场进入传统淡季。而此时走进九华天池风景区,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入口不远处,一台吊臂机正在配合工人搭建房屋,不同于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式建筑,这些房子呈现出了一股徽派风韵,一条青砖黛瓦马头墙、窗花木雕石板路式风格的老街初具雏形。为何这样的建筑会出现在景区内?

近些年,随着城市周边交通网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前来九华天池风景区游玩。在旅游旺季时,大幅上涨的游客量使得景区周边诸如酒店、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已经满足不了现实需求,不少游客旅游体验感不佳,这让作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省水利风景区的九华天池一度陷入了尴尬境地,而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就成了亟待破局的关键环节。同时,这也为马衙街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打开了又一扇“门”。

于是,在秋浦仙境名胜区九华天池景区入口处建设一个旅游综合服务区的愿景逐渐被提上了日程。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最终九华天池入口旅游综合服务区项目作为马衙街道招商成果之一正式被签约了下来。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11.75公顷,主要功能布局为停车休闲服务区、民俗文化展示区、名人文化馆、农耕非遗文化展示区、康乐养生区等。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在服务区内打造一条民俗传统工艺老街。“为了原汁原味地还原老街,我们移建了100套明清建筑,建成后计划引进百余名手工匠艺人入驻,展示非遗、民俗文化,让游客可观看、可参与、可购买随手礼品。”该项目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届时这里将热闹非凡,也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同时,笔者还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做好景区配套服务,提升旅游品质,马衙街道招商团队乘势而上、攻坚发力,促成了红专季文化主题酒店项目的成功签约,该项目将利用九华天池景区内原有的缫丝厂旧址改建成文化主题酒店、青年旅舍、茶馆、咖啡馆等多种休闲业态,从而实现游客不出景区就能体验“一条龙服务”。

无独有偶,在景区外不远处的九华瑶池小镇温泉养生养老项目同样依托的是马衙街道的政策、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但不同的是,这个项目主打生态康养,目前温泉酒店已完成整体建设,计划明年春节前投入运营。“尽管马衙街道明确了以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旅游休闲项目为主的招商主导方向,但如何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也成为了招商团队在项目招引中尤为需要注意的一点。”马衙街道招商团队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具体招商过程中,引进的项目除了主打乡村旅游,还深度融合了文化体验、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等方面,突出田园乡村和健康生态主题,大力发展乡野观光、乡俗体验、乡村度假等乡村旅游综合体,努力构筑一三产业互动融合的大旅游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