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响起来,黄梅小调唱起来,老百姓的欢声笑语传开来……今年以来,这样的场景在我区不少镇街都轮番上演过。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我区精心部署、谋划“送戏进万村”文化民生工程,真正让老百姓坐在家门口就能“看大戏”。
9月22日晚,江口街道永兴社区居委会的广场上很早就聚满了前来看戏的村民。当地的文化志愿者也早早赶到现场为村民提供茶水服务,让大家在惬意的环境中享受一场“文化盛宴”。“这《夫妻观灯》真是百看不厌,每次一看这场戏,就想起小时候父母带我去看戏的场景。”在“送戏进万村”活动现场,一位老人家边看戏边回忆起小时候的场景,并不时动情地抹了抹眼泪,夸赞这种活动实在是“太好了”。送戏进万村,真正地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10月19日傍晚,牛头山镇惠民村也迎来了一批演出队伍,他们是区文旅局组织的黄梅戏剧团专业表演队伍,当晚要表演的节目是《罗帕记》。精彩的演出深深打动了观众,不时博得台下阵阵掌声和喝彩声。不少老人早早来到现场等待,直到节目表演结束才意犹未尽离开。
“19日的演出,是我们今年送戏进万村的最后一场。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2021年度‘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活动186场,完成率100%。”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有力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区文化和旅游局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文化惠民的层次和水平,促进文化惠民升级。在具体的节目安排上,提倡“菜单式”服务。“我们制定了民众满意度调查表,在每场演出后现场填写,以便清晰地了解群众的喜好。”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调查反馈的信息,表演团队会及时对演出的形式和内容作出更新,做到演出符合农民需求,内容健康向上,农民喜闻乐见。此外,笔者还了解到,在确定每场演出的具体时间之前,相关部门也会充分考虑各行政村活动开展地的地形、天气、农事等实际情况,精心安排“送戏进万村”,做到错时演出,以确保“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高质量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