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经济的命脉,是发展的支撑。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的全新历史起点上,区委、区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全市中流砥柱、全省发展标杆、长三角形成特色”的战略定位,抢抓东部三区协同发展机遇,以创新为引领,坚持“制造强区”战略不动摇,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切实做大产业规模,有效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向好,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全区工业经济开局良好,1至8月份,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3%,其中“两装两新”产业完成产值290.5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7.7亿元,增长16.9%,其中技改投资完成22.7亿元,增长54.3%。
这一串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我区在建设“贵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攻坚克难和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撸袖实干。同时,这也是我区工业砥砺前行的见证。金秋时节,贵池工业经济喜讯不断,捷报频传。前不久,总投资超20亿元的12个重点项目集体开工;171亿元的23个项目在主城区集体签约……其中工业项目占了绝对优势。
走进池州高新区,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笔者近距离感受这里坚实铿锵的发展步伐。放眼望去,园区内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向远处延伸,一幢幢整齐排列的厂房拔地而起……落户企业项目在加紧施工,投产企业正在赶制生产订单,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池州起帆电缆有限公司,厂区内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加紧作业。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端电线电缆企业,产品有30多个系列上万种规格,被广泛应用于市政、水利、电力、钢铁等领域。今年5月,随着特种电线电缆生产基地项目全部竣工,起帆电缆将实现年新增36.5万千米特种橡皮绝缘电缆和环保装备线缆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可达65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产值达24.52亿元,同比增长118%;税收2836.79万元,同比增长187%。
聚焦首位,壮大产业集群“主力军”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工程,“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装配式建筑、新材料2个300亿级和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3户百亿级企业、30户10亿级企业、5户主板上市企业,力争2021年“两装两新”主导产业产值超320亿元,增长15%以上。同时,全力做好“两装两新”主导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文章,出台贵池区建立主导产业“链长制”实施方案,实行“一链一策一方案一专班”,加快产业链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着力提升主导产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在这一过程中,我区在认真实施装备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的同时,制定出台装配式建筑、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推动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形成葡萄串结构,新材料产业加快形成树状结构,并出台贵池区争创全省制造业发展10强区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全区制造业发展水平。
转型升级,激活创新创造“驱动器”
围绕产业提质增效、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提升、绿色创建和资产重组等方面,我区实施工业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今年累计实施86个技改项目,总年度计划投资91亿元。定期对25个规模体量大、质量水平高的示范项目进行重点调度,其中,包括西恩循环20万吨锂电池回收及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厂房及办公楼主体工程、鸿叶集团年产10万吨竹制品深加工项目、金池新材料高精密铜板带项目等。同时,我区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组建高端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级重点实验室、设计研究院等,引进培育国家级、省级人才,与各大高校园所开展密切的产学研合作,不断转化科技成果。
尤为可喜的是,科技创新和工业技改释放出的强劲动能,正加快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势头持续良好。目前,我区正在制定“4+3”新兴产业(“4”即装备制造产业、装配式建筑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3”即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康养文旅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实施方案和配套实施政策,为我区“十四五”社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绿色发展,用好生态优先“指挥棒”
我区工业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在保护和发展中坚守生态底线。
在践行绿色发展中,加强矿业管理、加快矿业转型,是区委、区政府立足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十四五”期间我区重点实施非矿产品产能管控工程,通过严格管控和日常督查,持续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绿色矿山创建。今年以来,我区通过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减污整改百日攻坚行动,突出抓好重点行业能耗“双控”工作,迅速落实减排降碳措施,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蓝图愈发清晰,落笔浓墨重彩。展望“十四五”,在高质量发展大旗的引领下,贵池工业将不断释放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闯出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