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愚。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学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贵池区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让贫困学子有学上、上好学、安心学。
今年,市第六中学两名贫困学生陈某和章某某都考入一本大学。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校方免费提供资料和课后辅导,进行薄弱学科帮扶,安排良好的自习环境和安静的住宿环境……在学校和老师的反复引导和鼓励下,他们逐渐变成各方面都很优秀的阳光大男孩,生活上更自信,学习上更认真,并最终考入理想中的大学。
这样的教育扶贫故事在全区各个学校都有。市十六中学的孙某某享受建档立卡学生的“四免一补”政策,三年共免缴学费等6108.48元;茅坦初中徐某某差点因家庭原因而辍学,最终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安心学习,并考入市第一中学……
其实,在每个学龄段,都或多或少存在生活困难的学生。我区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及时出台幼儿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高中资助等政策,全面摸排建档立卡学生、边缘户子女,确保建档立卡家庭子女、边缘户子女资助全覆盖。截至日前,全面完成2020年度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资助4433人,发放资助资金733.24万元。
同时,我区切实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加强对留守、贫困家庭、单亲儿童以及孤儿等5类特殊群体的关爱和帮助,并扎实做好58名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工作。此外,我区还高度关注疫情期间困难家庭学生,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段建档立卡学生的线上教育。在上半年全省统一组织的线上学习中,全区147名家庭困难学生均能正常进行线上学习。
针对农村教育现状,我区通过农村学校布局优化、改善薄弱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按照“总体统筹、循序渐进、群众满意”的原则,实施农村教育资源优化工程,2019年投入1100万元,新改建项目4个,共优化整合教学点45所、完小8所。今年,又对4所中心学校下辖的完小和教学点进行优化整合,共优化整合教学点20所、完小3所。通过近两年的优化整合,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师资配备更加科学。
为了改善薄弱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今年我区共安排2800万元资金,用于新改扩建驻驾中心学校(含幼儿园)、乌沙中心学校、涓桥中心学校和牛头山宝赛小学。同时,投入1168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和智慧学校建设;安排322万元为24所学校添置采购班班通教学设备112套以及校园视频监控设备。全区还通过教师交流、加大培训、发放乡镇教师工作补贴和涉农街道教学点教师生活补贴、实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等方式,不断夯实乡村教师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