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285531/201607-00027 | 组配分类: | 过渡期生活救助 |
发布机构: | 贵池区涓桥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涓桥镇全力做好灾后生产自救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16-07-18 | |
生效日期: | 2016-07-18 | 废止日期: | 2029-12-31 |
6月下旬以来,贵池区涓桥镇持续大到暴雨,大部分农田被淹或被冲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甚至绝收,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全力推进灾后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工作。
一、抗灾自救全力以赴
6月下旬以来的持续强降水造成全镇近2万在田农作物受灾,17000余亩在田农作物成灾,7500余亩农作物绝收,仅种植业一项,直接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面对突发自然灾害,全镇上下克服困难,快速反应,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灾害损失,保持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加强技术指导。
为加快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确保农业增产增收,根据涓桥镇农业生产灾情发生状况, 7月5日,以镇党政办文件名义下发《关于做好灾后农业生产的技术意见》(涓秘【2016】49号)文件,提出若干灾后生产自救技术措施和意见,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农户,参照实施,并同时安排涓桥镇农业服务中心9名农技人员(种植业) 通过办班培训、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和到田间地头现场帮教示范等方式联村指导。重点指导在田农作物的田间管理、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同时选择适宜时机开展防灾减灾技术培训。
2、抓紧排涝降渍和抢修水毁农田。
动员一切力量,调集所有的排涝设备做好受淹农田和农作物的排涝减灾、清沟降渍和抢修水毁农田和工程设施等工作,尤其是对棉花、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全面清沟排渍,降低水位,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努力减轻水淹造成的损失。
3、科学安排灾后补种改种。
根据农田排涝和退水情况,因地制宜地科学指导农民补种改种。及时与区种子管理站联系根据农民补种和改种的需要,及时组织调运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根据退水情况,要求在7月20日前直播“早翻晚”品种;在立秋之前补种玉米、绿豆等旱粮;菜地要抢播以叶类菜为主的速生性蔬菜,缩短上市时间,保障市场供应。
4、全面核查农业灾情。
为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的保障支持作用,摸清涓桥镇在田农作物因洪涝灾害损失情况,及时做好核灾理赔工作,加快灾后农业生产恢复重建,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涓桥镇政策性农业保险洪涝灾害灾情损失查勘核实工作小组,从七月十日起,对水稻、棉花、玉米等在田农作物灾情损失进行查勘核实,7月10日出台《关于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洪涝灾害灾情损失核查工作等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涓秘【2016】50号),组织人员深入到村到组到户对田毁面积和在田农作物绝收等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的摸底登记,要求各村严密组织,确保做到灾情如实上报,严禁出现弄虚作假多报、错报、漏报,联系村领导和村主要负责人为农作物受灾面积查勘核实上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村民组参与该项工作的人员关于农作物受灾面积查勘核实工作的宣传教育,对弄虚作假或因工作不扎实而引发群众矛盾、打市长热线和大量上访事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为切实抓好当前全区农业生产的灾后恢复工作,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畜牧、水产、农技、水利专家为主要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分赴各村开展灾后恢复的技术指导工作。
2、积极筹措资金。核实灾情,向区农委及时上报;编制农业灾后重建项目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
3、强化督促检查。组织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督查组,深入一线督促检查灾后恢复进度和质量,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要对技术干部进村指导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所有技术人员到岗到位。对灾后恢复工作措施不力、进度缓慢、渎职失职的,要坚决严肃查处。
4、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农业灾后恢复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优秀事迹,激发广大农技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