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41802MB1B0461XL/202508-00142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贵池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主题分类: | 国土资源、能源 |
| 名称: | 关于对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66号提案的答复 | 文号: | 无 |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5-08-20 |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关于对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66号提案的答复
[B]
陈守法委员:
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严格保护耕地, 强力推进耕作层永续利用的的提案(第066号)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贵池区耕地概况
(一)贵池区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数量。我区国土面积2516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圩区、中部丘陵、南部山区。根据2024年变更调查成果,贵池区耕地数量为68.3357万亩,耕地保有量为64.9571万亩。
据测算,2024年我国人均耕地数量约为1.37亩,而根据《贵池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24年池州市贵池区的常住人口为58.77万人,我区人均耕地仅有约1.16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宝贵。
(二)全市耕作层厚度概况。按照农业农村部门的结构划分,耕地由耕作层【厚10-25公分】、犁底层【厚约 5-7厘米】两个部分组成。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实地调研各地耕作层情况来看,我区丘陵山区耕作层普遍在15-25公分左右,部分山区耕作层只有10公分左右。耕作层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剥离再利用的必要性。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区高度重视耕地耕作层保护工作。根据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实施意见(试行)》(皖自然资耕〔2023〕2号),贵池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调研,拟建立相关制度,明确要求“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将相关费用列入建设项目投资预算。”
同时,根据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转用及土地征收(批次用地)审查要点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农转用及土地征收(批次用地)审查要点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我区在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涉及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的,均在编制的用地申请文件中说明了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方案编制情况和实施工作安排,明确了责任主体,落实资金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落实耕作层剥离方案编制,纳入耕地保护责任考核
我局将进一步严格落实省厅《意见》和市局两份《通知》的文件精神,在用地报批过程中认真编制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方案并将其贯彻落实。同时,计划将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纳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对未落实的地区进行通报问责。
(二)制定技术规范,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强化过程监管
我局将会同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参照《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TD/T 1048-2016),结合本地实际修订细化标准,明确剥离厚度、运输存储方式、验收流程等技术规范和标准。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我局将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对剥离范围、存储点变化进行实时监控,严厉打击非法取土、违规存储行为。
(三)加大资金支持与监管力度,强化宣传与示范引领
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探索“以奖代补”方式,对主动落实剥离任务的建设单位给予奖励;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参与土壤改良,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新格局。同时,我局将面向建设单位、干部群众开展专题培训,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新媒体、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提升政策知晓率和执行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
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守住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局将以您提出的建议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强化技术支撑、压实各方责任,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建言献策。
(联系人:潘传乐 联系电话:15956628016)。
2025 年8月20日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政府督办室(或:区委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