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索引号: 11341802003285718E/202403-00105 组配分类: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发布机构: 贵池区梅村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梅村镇高坦社区2023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3-20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梅村镇高坦社区2023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阅读次数: 来源:贵池区梅村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3-20 12:29
【字体大小:

为科学有序防汛抗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特修订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

我村共有农户840户,人口3080人,辖19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500亩,山场面积9210亩,区域面积11.6平方千米。辖区内共有主河道2条,小二型水库1座,主要山塘3口。

二、组织指挥

1、为有效防御山洪干旱灾害,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

指导员:徐新红(镇包村干部)

 长:朱  荻(高坦社区支书)

副组长:陈  忠(高坦社区副书记)

 员:刘    王宽    吴慧玲

2、职责分工:

吴晓晨:负责防洪抗旱指挥协调工作,传达上级命令、通知。

朱  荻:负责防汛抗洪的总调度、指挥。

 负责防洪抗旱抢险现场指挥,调配防洪物资,指挥群众安全转移,维护现场秩序。

王  宽负责抢险物资的配备和保管,上报村内险情、灾情信息、人员转移安置等信息,负责大塥组山洪灾害防御和人员安全转移的包保工作。

吴慧玲:负责预警预报的发布工作。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并协助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区域内山塘、水库、沟渠等水情日常巡查,水位观测和险情报告,配合做好人员转移过程中的交通指挥,现场秩序安置工作。

三、防汛预警预报

预警预报的发布工作由陈忠负总责

1.三级预警

1.1发布条件(具备其中之一,以下同):

1)境内出现连续降雨3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且仍持续降雨;

2)接到区、镇发布的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的通知;

3)其它情况。

1.2防御措施:

接到预警后,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进入临战状态,加强巡查,值班巡逻人员24小时值班;责任区负责人通知危险区域内群众提高警戒;信号人员领取并调试好信号设备。各片长、组长到各家各户再进行宣传信号和转移路线。

2.二级预警

2.1发布条件:

1)境内出现连续降雨6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且仍持续降雨;

2)重点山塘溢洪道溢洪达30cm以上或者发现较大险情;

3)接到区、镇发布的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的通知;

4)其它情况。

2.2防御措施:

接到预警后,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进入战斗状态;责任人到达指挥现场,现场指挥,值班巡逻人员24小时值班;各片长、组长统计各家各户在家人员并进行登记造册;

村预警广播每隔10分钟播发3遍通知,内容如下:下面发布防汛二级预警,请广大村民注意防范,请做好转移准备;

信号人员发布准备转移信号(慢速敲击铜锣);

责任区负责人通知危险区域内群众做好转移准备(可先将老、幼、病、残人员先行进行转移安置);

后勤保障组清理临时安置点、集中安置点,配备后勤保障物资。

3.一级预警

3.1发布条件:

1)境内出现连续降雨12小时,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且仍持续降雨;

2)接到区、镇发布的启动二级或一级应急响应的通知;

3)其它需紧急转移的情况。

3.2防御措施:

学校应适时停课;

村预警广播连续播发通知,内容如下:下面发布防汛最高级警报,请广大村民注意!包保责任人请马上到位,危险区人员请锁好家门,立即转移。转移时,请大家不要慌乱,注意安全;

信号人员发布紧急转移信号(铜锣快速敲击或者手摇报警器),并大声急速呼喊;

责任人到达指挥现场,现场指挥抢、避措施,转移危险区群众。群众按预先设定的方案做好准备或按指定路线转移到安全地带;

各片长、组长按统计人员进行清点,保证不漏户、不留人;

安置点做好后勤保障和卫生等相关工作。

四、防汛预警结束

4.1响应结束条件:

1)接到区气象局解除暴雨警报的气象信息;

2)收到镇指挥部发出的解除响应通知。

4.2响应结束措施:

1)村两委成员赴抗灾第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2)根据受灾情况,统计、汇报灾情,并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

3)迅速部署落实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安排好灾民生活。加强灾区疫情防治工作;

4)组织力量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5)归还紧急防汛期间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

6)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组织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对砍伐的林木组织补种;

7)组织召开总结分析会,认真总结本村防台风抗灾救灾经验教训,研究改进措施。

五、人员安置

5.1安置点设置:

临时安置点:各组负责就近安置

集中安置点:高坦居委会村部

5.2安置点负责人:

临时安置点:由各组组长负责

临时安置人点安置的人员由包保责任人现场清点后到集中安置点安置

集中安置点:由陈忠同志负责

5.3安置点卫生防疫:

负责人: 村级卫生室负责人负责

5.4安置点生活保障:

吴慧玲   

六、抢险物资储备

6.1日常储备

储备1000条编织袋;场地5立方碎石。

村民组队屋储备20套雨衣、20把电筒、50米雨布、50公斤铁丝等由村民组长负责保管。

6.2社会号料

高坦碎石场

高坦东华东超市:代储安置人员的生活必需品(方便面、大米等)

七、抗旱应急响应

7.1预案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村范围内干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干旱灾害包括:土地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干旱引发的农作物受损、林业损失、养殖损失。

全村旱情旱灾的预警、应急处置服从梅村镇防汛抗旱指挥所制定的《梅村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统一调度。

7.2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工作目标: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维护社会稳定。

基本原则:(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

         2)分级负责,群众参与;

         3)果断处置,全力应对。

7.3应急保障

7.3.1为保证抗旱救灾工作开展,组织并成立5-7人的应急队:

 长:王  宽

 员:陈长福  吴庆明  王玉发  彭红苗  刘为民

          

主要是发生大面积干旱时,统一组织抗旱水源调配工作或者在发生人畜饮水困难时,调运水源,保证群众生活饮用水不发生问题。

在发生重大旱灾情况下,各村民小组对所有水源地指定专人负责,并建立严格的值班检查制度,做好防范、预警工作。

7.3.2做好人员物资保障

当接到上级旱灾预警时,提前做好前各项准备工作。对镇政府下达的抗旱指令做到严格执行,提前做好塘库安全蓄水,堰坝安全引水,抗旱机械设备的检修、调试,抗旱物资落实专人负责,备好、备足,做到随时可以调用,不足的要及时补充。

7.3.3加强值班,明确责任

村委会及各村民小组要加强值班,做到抗旱期间24小时不松懈,并做好记录,遇到问题及时报告,确保万无一失,抗旱期间,通讯线路要确保畅通,以便联络,要制定抗旱工作责任制,把责任明确到人。

7.3.4科学应对,减轻损失

发生旱灾时,通过电话或网络发布旱情相关信息和抗旱对策,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做好水利工程的蓄水保水工作,加大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做好抗旱提水工作。重、特大旱灾时,保证有送水机具,及时开展打井、提水、送水等应急抗旱等救助工作。做好农业结构调整。

7.4应急措施

7.4.1应急开源措施:在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的情况下,架设临时泵站,抽取水库、山塘、堰坝死容量;

7.4.2应急性打井,建蓄水池,开挖输水渠道、渠道衬砌节水等工程措施保证。

7.4.3应急调水:由政府组织统一安排。  

7.4.4应急送水:向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家庭开展临时送水。

7.4.5对生活发生困难的受灾人员,由村委牵头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保证灾区稳定,物资和支出的劳务费用,由村委会和相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落实解决。

7.4.6按照镇下发的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做好旱灾情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7.4.7保水田,弃旱地,加大水田投入。

7.4.8动员广大群众节约用水。

7.4.9加强疫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落实各项防病措施。

7.5应急解除和后期处置

当干旱地区发生较大范围的降水过程,旱情得到缓解,水源状况得到改善,低于受旱标准,抗旱行动基本结束后,应急解除。

发生特大、严重旱灾应急解除后,对灾害进行初步评估,及时开展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搞好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认真总结本级抗旱工作,对抗旱进行效果评价,积累经验,寻找不足,完善预案,并报镇抗旱指挥所。

对抗旱期间发生的水利设施损坏和设备要及时予以修复,对应急设置的临时工程设施予以清除,加固恢复,对抗旱物资的消耗及时予以补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