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02003285590J/202103-00022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贵池区墩上街道办事处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公民 |
名称: | 贵池区墩上街道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1-03-02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墩上街道防御台风山洪灾害
应急工作预案
墩上街道办事处
2021年3月
墩上街道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目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池州市贵池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池州市贵池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墩上街道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避、抢、救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具有可操作性;坚持落实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街道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街道防指负责组织编制,街道办事处批准公布,报区防指备案。
各村应根据区域内山洪灾害灾情、防灾设施、社会经济和防汛指挥机构及责任人等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村预案,并按程序报批报备。一般情况下,街道级、村级预案每年修订一次。
墩上街道位于贵池区东北部,东与青阳县接壤,南与九华山毗邻,距城区20千米。面积199平方千米,人口3.9万余人,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九华河、青通河、318国道、墩桐公路过境。景点有船峰山、义乌山、宝山洞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有杜氏宗祠、市级重点保护文物有银杏、黄莲树、古石桥等;有佛教道场“观音茅蓬”,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城民歌”。
根据山洪灾害普查,街道九华河和青通河、童溪河流域山洪风险较高,共有4个小流域分布其中,涉及9个行政村,人口201865人,流域面积104.7平方公里(见表1)。
表1 贵池区小流域及河道特征值表
序号 |
流域名称 |
所属水系 |
流域面积(公里) |
河道长度(公里) |
河道比降(‰) |
山洪灾害类型 |
发生灾害次数 |
1 |
九华河 |
九华河 |
112 |
12.5 |
13.5 |
溪河洪水 |
3 |
2 |
青通河 |
青通河 |
87 |
2.49 |
15.5 |
溪河洪水 |
2 |
3 |
童溪河 |
九华河 |
30 |
11.5 |
25,5 |
溪河洪水 |
4 |
4 |
石铺河 |
九华河 |
14.5 |
3.2 |
12.5 |
溪河洪水 |
4 |
|
|
|
|
|
|
|
|
墩上街道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均无霜期255天,最长304天(2007年)。初霜多出现在11月中下旬,终霜在次年3月。全镇年平均气温为16.6℃,极端最高气温为40.8℃,出现在2003年8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5.6℃,出现在1969年2月5日。
受华东季风、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境内降雨丰沛,街道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480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雨量2340毫米(2016年),最小887.7毫米(1978年),丰枯水年降雨量相差2.5倍。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4~9月份降水占全年的69%。
墩上街道境内主要有三大水系。一是九华河河水系,流经4个行政村,二是青通河水系、三是童溪河水系。
墩上街道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397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64人,人口分布特点为“大分散、小聚居”。全街道总耕地面积43562亩,人均耕地1。3亩,农业以水稻为主,兼有茶叶、小麦、油菜、玉米、豆类等,农民人均收入10000余元。具体区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详见附表1。
(1)山洪灾害类型
墩上街道山洪灾害的类型主要有溪河洪水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崩塌、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本预案所述相关内容供地质灾害防御部门参考。
(2)山洪灾害成因
山洪灾害均由暴雨形成,每年的4月下旬至8月上旬,暴雨集中,强度大,域内约有90%的山洪地质灾害均发生在雨季。暴雨中心点位置较难预测,降雨量大且集中,境内河流多为深谷型,源短流急,落差大,汇流时间短,洪峰形成快,这些都是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3)山洪灾害的特点
溪河洪水具有突发性强、水量集中、来势猛、成灾快、破坏力大等特点。
崩塌、滑坡具有群发性和复活性特征。一次强降水,可能引发多起崩塌、滑坡,部分崩塌、滑坡在第一次发生后,在强降水时可能再次发生滑动。
据调查,我街道每年遇强降雨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发生,包括泥石流(水石流)、滑坡、塌方等。特别严重的有2次:一是1998年山洪,转移人员163人,受灾面积337亩,电力通讯公路毁坏程度十分严重,估计经济损失169元;二是2016年强降雨,转移人员157人,受灾面积337亩,造成经济损失160万元。
因开发建设、外出务工、避让搬迁等因素,受山洪威胁的人口数量并不固定。洪灾易发区各村应在每年汛前组织村组对区域内基本情况进行登记,汛期,各村要掌握最新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我街道现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0处,其中滑坡3处、泥石流2处、崩塌2处,地面塌陷3处、灾害规模为小型。
防灾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灾知识宣传、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防灾管理等;防灾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山洪沟治理、中小河流治理、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
近年来,墩上街道加大防灾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各类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提高群测群防水平。位于我街道以及对我街道防洪有指导作用的自动雨量站点4个(罗城(气象)、低岭、龙池、双河(水文),5个水库自动水位站点(电厂大水库、冲里、铁门冲、东风、青年)。
基层防汛信息展播系统位于镇政府,学校预警系统处于中铺小学;所有山洪危险识别区都设立了警示牌,内容包括转移人员、转移路线和转移地点,涉及的各村村部都设立了山洪预警宣传栏。
近年来,墩上街道境内有19座小型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冲里水库、电厂大水库、电厂小水库、丁冲水库、东冲水库、东风水库、分水岭水库、花元水库、龙湖水库、青年水库、狮形冲水库、十家里水库、石门冲水库、铁门冲水库、吴冲水库、西冲水库、香山水库、小叶冲水库、杨家冲水库、长冲水库)。2个圩口排灌站:双丰圩排灌站和庆丰跃进圩排灌站。这些水库和排灌站有效地削减了洪峰,对下游的防洪总体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在解决洪水冲刷河岸、淹没田园村庄问题上仍需建大量的防洪工程。到2019年,各河流进行了分段治理,现状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较好的保护了沿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区(山洪灾害易发区):指规划范围内在5年一遇或1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会造成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严重破坏的易受灾的危险区域,或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域。
警戒区:指规划范围内在10年一遇至2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需要通过水利工程保护,才能保证人员居住相对安全,生产活动基本不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区域。
安全区:指规划范围内在20年一遇以上洪水才会有山洪威胁,其余情况下居住相对安全、生产活动基本不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区域。
危险区:箭扬、马庙、韩村、黄林、仓屋、大桥、东畈、姚边、河东、井塘、龙湖、冲姜、湖村、洞口、龙须、里湾、洞村、小冲、土畈、河冲、高岭、前冲、毛岭、董冲、花厅、石道、仓屋、香屋等。
安全区:墩上街道老政府、中铺小学、青山矿业厂房、供电所、林业站、卫生院等。
[机构组成]根据我街道实际工作情况,街道设立防御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指挥所(以下简称街道指挥所),与防汛抗旱指挥所合署办公。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直接领导下,街道指挥所统一指挥全街道的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工作,下设办公室和若干应急工作组,详见表一。
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由街道指挥所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工作组分工及工作职责详见表一。
(1)[行政首长职责]根据行政首长负责制,街道指挥所由办事处主任负总责,各行政村由村主任负责。
(2)[行政首长分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负责指挥全街道的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减灾工作。
各村(社区)由村主任负责检查落实所辖区(片)内的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准备工作,配合街道有关工作组开展村(社区)内重点防御对象安全检查和应急处理。
(3)[日常工作分工]街道指挥所办公室负责全街道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值班等日常工作。各村(社区)负责组织并落实责任区(片)人员物资安全转移及其他防、避、抢、救工作。负责险情、灾情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汇总及报送。
(4)[预案启动权限]根据上级防指要求或本地自然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由街道指挥所决定启动本预案的时机。
(5)[组织要求]街道指挥所成员等有关单位,严格执行各自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工作职责,服从街道指挥所统一调度和指挥,全力开展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工作。
街道指挥所成员单位应配备第二责任人(即A、B岗),两位责任人在汛期不得同时外出或不在岗。
|
防汛抗旱指挥所办公室下设工作机构 |
|||
组别 |
分管领导 |
组长 |
成员 |
|
1 |
综 |
杜德宇 |
张兆军 |
徐伟 张友兵 |
专职信息:江雨生 联系电话:4815006 |
||||
主要职责:负责收集、审查、发送、管理各类信息,掌握并综合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动态情况,负责各工作组的协调。 |
||||
办公地点:街道党政办公室 电话:4815006 传真:4815006 |
||||
2 |
工程技术组、检查组 |
杜德宇 |
余春发 |
张友兵 |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防灾救灾方案、抢险方案、水毁工作方案抢修计划和技术指导。负责组织水库、河道、重点山塘和山洪泥石流易发区等工程巡查人员实施安全巡查并开展安全运行管理。负责提出水利工程调度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水利工程及其他重点防御对象的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防、避、抢、救工作检查。 |
||||
办公地点:水利站 电话:4815006 传真:4815006 |
||||
3 |
查 |
杜德宇 |
江文辉 |
郭玮 |
主要职责:负责了解、收集人员及物资应急转移和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汇总、核灾、上报灾情数据及灾情评估 |
||||
办公地点:街道民政办公室 电话:4815006 传真:4815006 |
||||
4 |
抢 |
杜德宇 |
王爱平 |
|
主要职责:指导或帮助组织人员与重要物资应急转移安置,灾区医疗卫生防疫,负责水利、电力、交通、通信、校舍、供水等受损设施的抢修,负责城乡房屋抢险排险、河道应急清障。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 |
||||
办公地点:街道党政办公室 电话:4815006 传真:4815006 |
||||
5 |
后 |
杜德宇 |
张兆军 |
徐伟 胡正华 |
主要职责:负责抢险救灾车辆、船只等应急工具及救生、抢救物资的筹措和调配。负责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工作人员生活保障和接待上级防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工作组、慰问团事宜。配合抢险救灾组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负责被洪水围困群众或紧急转移群众临时安置灾民的主要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的筹措与供应。 |
||||
办公地点:街道党政办公室 电话:4815006 传真:4815006 |
监测预警工作由街道防指信息监测组通过自动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各村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所辖监测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监测设施的作用。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辖区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实时状况及其变化情况。
汛期,尤其是在防范强降雨的过程中,各村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雨量、水位的监测,并向街道防指报告情况。有自动监测设施的应纳入监测平台实时报送。无自动监测设施的或自动监测设施出现故障时,由所在村每日8时报送1次;强降雨期间,每日8时、18时各报送1次;特殊情况下加密报送。报送可采取短信、电话、传真、办公系统等方式。
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结合我街道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和历史洪灾的雨量记载,确定本地区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临界雨量值见表2。各村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雨量临界值。
表2 墩上街道临界雨量(单位:毫米)
时段 |
1小时 |
3小时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准备转移 |
40~55 |
70~85 |
100~110 |
130~150 |
160~220 |
立即转移 |
55~62 |
85~100 |
110~135 |
150~180 |
220~240 |
当气象部门预报有强降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前部署,加强防范。水库、湖泊、山塘应提前将水位降至汛限以下,留足防洪库容,易涝地区应提前将渠系水位降至起排以下,最大程度地防止涝灾。
当降雨量达到准备转移的临界指标时,要加强监测和警戒,做好转移准备,可提前转移老幼病残人员和重要物资。
当降雨量达到立即转移的临界指标时,受威胁区域的人员要立即转移。
汛期,河道上的水电站必须服从市、区以及街道防指的调度,预报有较强降雨且雨量较大并将持续时,提前将活动拦河坝水位降至固定坝高程。
当河道水位涨至准备转移临界值时,沿河各村和单位按照各自责任范围加强巡查、开展警戒,禁止涉河作业,做好转移准备。当河道水位涨至立即转移临界值时,沿河各村(居)要立即组织危险区人员安全转移。
各水库堰顶高程、汛限水位、设计水位、校核水位见下表3。
表3 水库水位特征值
塘库名称 |
堰顶高程 |
汛限水位 |
设计水位 |
校核水位 |
冲里水库 |
61.20 |
59.20 |
62.90 |
64.00 |
电厂大水库 |
49.00 |
47.00 |
52.00 |
53.00 |
电厂小水库 |
34.00 |
32.00 |
36.00 |
36.80 |
丁冲水库 |
139.00 |
137.00 |
139.53 |
140.50 |
东冲水库 |
33.20 |
33.20 |
34.38 |
35.02 |
东风水库 |
33.00 |
31.50 |
34.20 |
34.60 |
分水岭水库 |
63.00 |
61.00 |
64.00 |
64.70 |
花元水库 |
42.00 |
40.00 |
43.00 |
43.50 |
龙湖水库 |
194.50 |
193.00 |
195.50 |
196.10 |
青年水库 |
71.30 |
69.30 |
73.00 |
74.00 |
狮形冲水库 |
25.70 |
23.70 |
27.20 |
28.00 |
十家里水库 |
46.30 |
45.30 |
47.27 |
48.03 |
石门冲水库 |
31.00 |
29.00 |
32.20 |
33.00 |
吴冲水库 |
40.00 |
38.00 |
41.60 |
42.00 |
西冲水库 |
49.50 |
48.00 |
51.00 |
51.20 |
香山水库 |
38.50 |
36.50 |
39.70 |
40.10 |
小叶冲水库 |
22.50 |
21.50 |
23.50 |
24.00 |
杨家冲水库 |
85.50 |
84.50 |
87.30 |
88.00 |
长冲水库 |
23.00 |
21.00 |
24.50 |
25.20 |
当水库、达到设计水位时,为准备转移临界值,各有关责任人要做好受威胁区域人员的转移准备;当水库达到校核水位时,为立即转移临界值,各有关责任人要立即组织水库下游受威胁区域人员安全转移,并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通报情况。
为蓄滞洪水,削减洪峰,降低水库自身风险,缓解下游防洪压力,全街道所有水库均应设置汛限水位,汛限水位的设定由街道水利站提出,街道防指批准发布。各地要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汛限水位控制运用水库。当预报有连续强降雨时,各地要提前24小时将水库水位降至汛限以下,留出防洪库容。强降雨期间,应控制好水库下泄流量,确保水库自身安全,尽量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4.6.1预警发布
根据确定的预警指标和实时降雨、洪水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监测预警系统的预警信息由街道防指办公室发布。气象预报由街道党政办负责;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由街道水利站负责;滑坡和地质灾害预报由街道国土所负责。各有关村和单位应及时向辖区内受山洪威胁的对象转发预报和预警信息。
群测群防的预警信息由各村(组、企业)及时发布。
建立流域上下游相临行政区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上游行政区的监测预警信息应及时通报下游行政区。
4.6.2预警内容
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4.6.3预警时机
(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
(2)当河道(水库)水位急剧上涨,接近或将超过警戒水位(设计水位)时,应立即发布预警信息;
(3)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
(4)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4.6.4预警程序
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息由街道防指发布,按照街道、村、组、户的次序逐级将预警信息传递到人。
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可直接发布预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4.6.5预警方式
街道防指通过短信、电话、对讲机、传真、预警广播等形式发布预警信息;
村组(企业)通过锣(号)、手摇警报器、高频口哨、电话、对讲机、预警广播等形式发布预警信息。
受山洪灾害威胁的人员,在遇到强降雨、高水位时,应转移至安全区。转移工作应遵循就近、有序、快速、安全的原则。具体工作中应先转移人员后转移财产,先转移老弱病残人员后转移一般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后转移警戒区人员。
转移工作采取街道办事处、村(企业)、组干部层层包保负责的办法实施。
转移方式应以有组织地集中转移为主,特殊情况下,采取分散转移的方式进行。转移对象应服从转移命令和包保责任人的管理,包保责任人有权对不服从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当交通、通讯中断时,街道村组户应各自为战,就近安全转移。
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要对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进行经常性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
汛期,街道村防指对本辖区人员转移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人员转移安置台账。在发生强降雨时,包保责任人须在岗关注,随时准备转移人员。接到转移指令,或发现山洪征兆时,立即组织人员安全转移。
人员安置应本着就近、安全的原则。安置方式可因地制宜地采取借住公房、学校、非受灾户对口接收受灾户、投亲靠友、搭建帐篷等方式集中安置或分散安置。临时集中安置点应选择在居住地附近,坡度较缓,没有山体崩塌、滑坡迹象的山丘、台地。集中安置点要配备饮用水、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品和基本医疗保障。
山洪灾害发生后,各地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受损房屋、周边环境状况等进行查看,确认安全后,组织转移人员有序返回。
6.1.1明确责任
汛前,山洪易发区村、企业要组织划定危险区,明确各站点监测、预警人员,落实包保责任人,对受威胁的人员实行网格化包保,编制人员转移方案,明确预警指标、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责任人和联系方式。
6.1.2汛前检查
汛前,街道防指组织受山洪威胁的村组(企业)对所辖区域的监测预警设施进行全面检测,确保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对山洪灾害危险区进行排查,掌握受威胁人口数量、户数、耕地面积、房屋、固定资产等信息,填写转移安置计划表,绘制人员转移安置图,确定包保责任人。对水利工程、河道、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检查,有针对性地制定度汛方案,落实度汛措施。
6.1.3宣传培训
各村各有关单位要利用会议、宣传栏、宣传册、挂图、光碟、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增强群众主动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
汛前,各地各单位应将转移路线、转移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有关信息制作成明白卡,发放到山洪灾害危险区所有住户。应制作警示牌和标志牌,标明危险区、安全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标识牌设置要合理、全面、醒目、易懂。应组织群众进行演练,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
6.1.4队伍准备
汛前,各村各单位根据实际,组建适应需求的应急队伍并登记造册。应急抢险队主要由山洪易发区的干部和群众组成。街道政府组织40人,每村均要组建30-50人的抢险队。街道级应急抢险队服从镇防指调遣,主要承担对防汛抢险设备要求高、专业性较强的防汛抢险任务。各村各单位应急抢险队必要时服从街道防指调遣。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是防汛抢险的骨干力量。视汛情、险情发展,街道防指向区防指报告同意后,商请区人武部给予支援。必要时通过区防指向市防指、省防指申请调动部队支援。
街道防指要主动联系水利、国土、安监、气象、交通、农业、环保等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汛前,街道防指要对各级责任人和监测、预警、抢险等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6.1.5物资准备
包括抢险物资和救助物资两部分。抢险物资主要包括抢修水利设施、抢修道路、抢修电力、抢修通讯、抢救伤员药品和其它紧急抢险所需的物资。救助物资包括粮食、方便食品、帐篷、衣被、饮用水和其他生存性救助所需物资等。
按照“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原则,各村、重点工程管理单位应按照规定储备防汛抢险、救灾物资。每个村至少200条编织袋。抢险队员配照明设备一套,铁锨一把。
街道级物资的调拨由镇防指下达调拨令,紧急抢险情况下,可电话调拨,用后补办手续。各村应储备必要的抢险救灾装备和物资,根据街道防指的调拨指令及时调拨。
进入紧急防汛期,各村防指根据防汛抗洪的需要,可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
街道财政预算每年安排防汛应急经费,用于防汛物资储备、水利设施运行与维护、水利工程应急除险、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防汛抢险和卫生防疫。上级下拨的特大防汛经费应及时安排,专款专用。
6.1.6通信保障
各村应落实专人负责电话、传真、办公网络等防汛通信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汛前进行全面检查,汛期保持全天候正常使用。
各村应编制防汛所涉及单位及个人防汛通讯录,每年汛前必须更新,对关键部门及关键人员要明确多种形式联系方式。
通信管理部门应优先保障利用公网建立的防汛指挥调度通信系统正常运转。
险情发生后,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立即投入抢险救灾,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一般按以下程序开展抢险救灾。
①紧急疏散位于危险地带及危险建筑物内的人员,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安排好灾民日常生活。
②做好宣传和安全保卫工作,开展卫生防疫。
③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④迅速组织力量抢修通信、交通、供电、供水等生命线工程,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灾情,请求援助。
⑤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恢复。
6.3.1服从统一调度,听从指挥
各级领导和责任人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科学决策,防止决策失误、工作延误。各有关单位要履职尽责,积极配合,搞好服务。各级党员干部要以抗洪救灾大局为重,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扯皮、敷衍搪塞、临阵退缩。
人员转移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是乡镇干部必须亲临一线,现场指挥群众撤离安置、包村干部包到人,确保灾民不掉队。二是受灾群众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无条件按照指定转移安置计划命令执行。负责转移的责任人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可采取强制措施。三是未受灾农户或受灾较轻的灾民户应按照统一安排妥善安置受灾严重农户的衣食住行等,不得推诿扯皮,拒绝灾民进住。四是在转移安置过程中,对不履行职责的干部和拒不执行安置的农户追究责任,相关人员给予严肃处理。
6.3.2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
认真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不得空岗、离岗,做到各单位24小时有人值班,所有险工险段和洪灾易发区24小时有人值守。
6.3.3准确核查灾情,如实上报
要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实事求是地核查灾情,及时上报灾情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迟报、谎报灾情,不得随意对外发布不准确的灾情信息,禁止造谣、传谣。
6.3.4管好救灾款物,及时发放
对用于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物资和资金,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严格发放、严格使用,确保及时、全部用于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
6.3.5加强监督检查,严肃问责
加强对抗洪救灾工作的监督检查,对险工弱段险情处置、救灾款物发放使用情况要跟进监督、核查,确保险情处置及时有效、措施得当,款物发放手续完备、公平公正。对于推诿扯皮、贻误战机、擅离职守、临阵退缩的,对于瞒报、漏报、迟报、谎报灾情的,对于贪污、私分、挪用、截留、滞留救灾款物的,对于假公济私、偏亲向友等滥发救灾款物的,要依纪依法从严处理、严肃问责,为抗洪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提供纪律保证。
6.3.6维护社会秩序,严惩犯罪
提高警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及时制止危害行为,严厉打击阻碍抗洪救灾、破坏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
每年汛前,各村应根据区域内社会经济等变化情况,更新本辖区的附表和附图,并逐级报备。镇防指根据各地报送的情况,汇编全镇附表、附图。
附表1 区域社会经济基础情况统计表
县、乡、村、组、名称 |
土地面积(km2) |
入口(人) |
耕地面积(亩) |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粮食总产量(t) |
固定资产(万元) |
墩上街道 |
199 |
39700 |
42136 |
12000 |
21580 |
45000 |
附表2 历年山洪灾害损失统计表
日期 |
灾害类型 |
发生地点 |
受灾人数(人) |
受灾面积(亩) |
死亡人数(人) |
倒塌房屋(间) |
经济损失(万元) |
最大降雨量(mm) |
时段降雨量(mm) |
1998 |
山洪 |
墩上街道 |
163 |
337 |
0 |
0 |
169 |
130 |
55 |
2016 |
山洪 |
墩上街道 |
157 |
337 |
0 |
0 |
160 |
120 |
60 |
附表3 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乡(村、组)名称 |
人口(人) |
户数(户) |
耕地面积(亩) |
房屋(间) |
固定资产(万元) |
备注 |
墩上街道 |
157 |
53 |
337 |
159 |
2050 |
|
附图1 墩上街道地理位置图
附图2 墩上街道人口转移及安置位置图
墩上墩上街道防台风、山洪灾害人员安全转移登记表 |
|||||||||||
|
|
|
|
|
|
|
|
|
|
||
序号 |
户主姓名 |
人数 |
|
转移路线 |
安置地点 |
转移负责人 |
预警方式 |
备注 |
|||
职务 |
|
||||||||||
1 |
费璋如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2 |
李荷英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3 |
包善根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4 |
潘雅满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5 |
汪建富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6 |
钱立顺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7 |
许继明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8 |
钱国兵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9 |
钱学兵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10 |
汪永开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11 |
汪永龙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12 |
汪永林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13 |
项小猴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14 |
胡兴德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15 |
费璋旺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16 |
陶芳来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17 |
陶芳启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18 |
陶虎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19 |
陶富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20 |
朱正太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21 |
朱佰生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22 |
汪建友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23 |
刘银国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24 |
黄冬梅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1人 |
||
25 |
毕小银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26 |
钱里水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27 |
钱立进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28 |
钱立清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29 |
钱柯兴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30 |
胡璋龙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31 |
钱立贵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1人 |
||
32 |
钱里祥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33 |
陶善红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34 |
钱立平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35 |
钱立水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36 |
钱红卫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37 |
钱代兵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38 |
汪永南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39 |
张来友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40 |
张大台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41 |
胡林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42 |
胡晓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43 |
钱国庆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44 |
钱国华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45 |
钱红兵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46 |
陶林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47 |
张桃花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48 |
包士林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1人 |
||
49 |
胡兴购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50 |
胡龙青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51 |
张志来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52 |
柯其德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53 |
许来和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54 |
金文华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55 |
金世友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56 |
汪守庭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57 |
柯双喜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58 |
钱七五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59 |
胡龙兵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60 |
黄才信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61 |
王泽华 |
2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62 |
许斌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63 |
许小苟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64 |
王联兵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65 |
王德林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66 |
王联合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67 |
黄才友 |
7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68 |
万其胜 |
3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69 |
万正盟 |
5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70 |
万长红 |
4 |
|
村村通水泥路 |
中铺小学 |
民兵营长 |
|
手机 |
|
||
71 |
柯明发 |
3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72 |
柯绍生 |
4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73 |
黄满云 |
4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74 |
柯芳怀 |
3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75 |
左平贵 |
2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76 |
张红兵 |
2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其中小孩1人 |
||
77 |
张征兵 |
3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78 |
张德保 |
5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79 |
王龙 |
4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80 |
柯芳青 |
3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其中小孩1人 |
||
81 |
柯其康 |
2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82 |
左养枝 |
2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83 |
柯芳猴 |
3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84 |
柯芳泽 |
5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85 |
柯建设 |
4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86 |
包枣红 |
3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87 |
柯双保 |
5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88 |
柯其涛 |
6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89 |
柯芳明 |
3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90 |
柯四其 |
5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91 |
王梅花 |
5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92 |
柯芳春 |
3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93 |
许玉霞 |
7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94 |
柯素娥 |
4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95 |
胡灵凤 |
3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96 |
罗有发 |
5 |
|
村庄西边山边矿山道路 |
青山矿业厂房 |
社区文书 |
|
手机 |
|
||
97 |
杨邦贵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98 |
王银甫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99 |
胡金春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00 |
何正清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01 |
胡璋恒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102 |
朱志东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03 |
王庆根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04 |
高良贵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05 |
陆金凤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06 |
宋发友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07 |
陆金新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08 |
李四清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其中小孩1人 |
||
109 |
包根祥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10 |
胡璋林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11 |
胡璋辉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12 |
章传海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13 |
胡翠芳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14 |
姚龙和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15 |
汪士伯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16 |
曾美美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117 |
王有龙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18 |
石学启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19 |
陆友庭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20 |
杨友本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21 |
胡学明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22 |
陈金莲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23 |
陆腊云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24 |
叶春田 |
2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125 |
胡全胜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26 |
胡意胜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27 |
王双四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28 |
王杰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29 |
汪昌民 |
2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30 |
叶和来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31 |
汤日明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32 |
汤日红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其中小孩1人 |
||
133 |
陈小黑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34 |
童辉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35 |
罗清泽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36 |
陈正云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37 |
姚德福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38 |
杨志明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39 |
刘建华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140 |
姚万生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41 |
童爱枝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42 |
姚德贵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43 |
陈小牛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44 |
查银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其中小孩1人 |
||
145 |
丁莲子 |
2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46 |
陶方德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47 |
李东友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48 |
查有贵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49 |
吴伟喜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50 |
姚国友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其中小孩2人 |
||
151 |
徐光龙 |
5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52 |
陈芳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53 |
查富贵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54 |
陈玉昌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其中小孩1人 |
||
155 |
杨行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56 |
徐大根 |
4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157 |
童列贵 |
3 |
|
墩上街大路 |
墩上老政府 |
社区支部书记 |
|
手机 |
|
|
山洪灾害防御应急保障物资代储协议
甲方:墩上社区居委会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徐爱兵(墩上东华东超市,以下简称乙方)
为确保墩上社区地质灾害点受洪水灾害后转移人员有饭吃,有水喝。经村委会与徐爱兵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自五月一日始,需保证方便面储存量不少于20箱(500盒),矿泉水储存不少于50件(1000瓶),九月三十日结束。
二、当水库发生险情,通知老弱病残转移时,甲方对乙方储存的食品进行调集,转移到集中安置点,由甲方负责看管。
三、人员转移到集中安置点后,甲方有权对乙方储存的食品进行发放。
四、甲方在警报解除十日内对乙方储存的食品库存、发放情况与乙方进行核算,并按时价进行结算。
五、甲方调集乙方的储存的食品时,乙方需无条件给予协助、配合。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由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并自签字当时始生效。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盖章) (盖章)
2018年3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