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日期:2019年2月22日

贵池区梅龙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调整方案

阅读次数:2746 来源:贵池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2-06 15:37
[字体:  ]

 

贵池区梅龙街道人民政府

一七年

 

目录

前言..................................................................................................................................................................... - 1 -

(一)工作背景............................................................................................................................................. - 1 -

(二)工作依据............................................................................................................................................. - 1 -

一、自然与经济社会情况............................................................................................................................. - 3 -

(一)区域概况............................................................................................................................................. - 3 -

(二)土地利用现状..................................................................................................................................... - 4 -

二、规划实施情况........................................................................................................................................... - 5 -

(一)耕地保有量实现情况........................................................................................................................ - 6 -

(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情况........................................................................................................... - 6 -

(三)建设用地实施情况............................................................................................................................ - 6 -

(四)林业等生态用地变化情况............................................................................................................... - 7 -

三、规划调整完善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7 -

(一)规划调整完善指导思想................................................................................................................... - 7 -

(二)规划调整完善原则............................................................................................................................ - 8 -

四、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情况.......................................................................................................... - 8 -

(一)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情况........................................................................................................... - 8 -

(二)农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 9 -

(三)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 11 -

(四)其他用地布局调整优化情况........................................................................................................ - 11 -

五、“三线”划定情况.................................................................................................................................. - 12 -

(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情况................................................................................................ - 12 -

(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情况................................................................................................................. - 14 -

六、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14 -

(一)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目标影响分析........................................................................................... - 14 -

(二)规划调整完善对土地利用布局变化影响分析.......................................................................... - 15 -

(三)规划调整完善环境影响分析........................................................................................................ - 16 -

(四)规划调整完善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 16 -

七、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的保障措施........................................................................................................ - 17 -

(一)健全规划实施的法律制度............................................................................................................. - 17 -

(二)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措施............................................................................................................. - 18 -

(三)发挥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 19 -

(四)完善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制度.................................................................................................... - 20 -

附表:..................................................................................................................................................................... 21

表1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表................................................................................................................... 21

表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22

表3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变化情况表........................................................................................................... 23

表4  耕地面积规划平衡表............................................................................................................................ 24

表5  “三线”划定面积统计表................................................................................................................... 25

表6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26

 

  前言

 (一)工作背景

《贵池区梅龙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于2012年9月经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实施以来,对加强梅龙街道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用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受规划编制时发展思路的前瞻性制约,部分区域规划用地布局与现时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且《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等主要指标规模未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有效结合。

为更好地保障“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我乡实有耕地数量稳定、质量不下降,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迫切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二)工作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2、政策文件

(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67号);

(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1096号);

(4)《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前期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函〔2015〕312号);

(5)《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抓紧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函〔2016〕125号)。

3、技术规范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2)《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5-2010);

(3)《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2-2009);

(4)《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8-2010);

(5)《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1032-2011)。

4、相关规划

(1)《贵池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2)《贵池区“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3)《贵池区梅龙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4)《贵池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5)《贵池区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6)其他相关规划。

5、基础数据

(1)贵池区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资料;

(2)贵池区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6、调整范围

规划范围为梅龙街道行政辖区范围内全部土地,规划调整期间,行政辖区范围发生了改变,将原马衙街道行政辖区内的新湖社区、祠堂村、双岭村、新龙村、观前社区、园林社区、观前镇集体划入梅龙街道辖区范围内。调整后的梅龙街道的土地总面积为16884.75公顷。

  一、自然与经济社会情况

 (一)区域概况

1、地理位置

梅龙街道地处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是安徽省历史上第一个列入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规划区域,重点承接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营造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活力之城、生态优美的宜居之城、科技和文明融合的文明之城。梅龙街道于市区东北20公里处,东邻墩上,南依马衙,西接江口,西北滨长江与枞阳县原老湾乡隔江相望,东北临青通河与铜陵郊区大通镇接壤,是池州名副其实的东大门、也是未来池州经济发展的新中心。

2、自然情况

梅龙街道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地质属长江冲积平原,土质肥沃,适宜于农作物生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梅龙街道滨临长江,九华河青通河两条支流在此汇聚,长江交通图上称为梅埂。该街道区位和特色具有优势,依托郭港村北面的九龙湾湖泊和山峦竹茂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湖泊北连长江,南毗树竹青翠的梅枝山与贵铜公路相接,在此基础上建设别具一格的集娱乐购物休闲观光餐饮为一体的高档宾馆,度假村别墅群等旅游观光场所,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社会经济

至2014年底,梅龙街道共辖12个村、4个社区,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总人口514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19人。共有千万元以上项目2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梅龙街道坚持主抓工业发展不动摇,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梅龙街道以做大发展平台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大非金属矿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做大招商平台。同时,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聚焦“长三角”招商选资,突出岸线资源招大商,放开胸襟向园区引规,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梅龙街道以管理服务创新推进项目建设。坚持分工负责、协作配合。以集中区办公室为总协调,搞好服务,强化调度。重点项目还实行一个领导、一套班子跟踪协调服务,力促一批规模企业快建设、早投产、达高效。

 (二)土地利用现状

梅龙街道规划基期及截至2014年底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详见下表:

梅龙街道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

 

单位:公顷

地类

规划基期

2014年现状

面积

占总面积(%)

面积

占总面积(%)

农用地

合计

6489.72

59.96%

10712.27

63.44%

耕地

4390.29

40.57%

6089.40

36.06%

园地

0.16

0.00%

8.95

0.05%

林地

962.65

8.89%

3035.60

17.98%

牧草地

0.00

0.00%

0.00

0.00%

其他农用地

1136.62

10.50%

1578.32

9.35%

建设用地

合计

1237.28

11.43%

2926.99

17.34%

城乡建设用地

843.54

7.79%

1864.24

11.04%

城镇工矿用地

190.48

1.76%

922.07

5.46%

农村居民点用地

653.06

6.03%

942.17

5.58%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393.74

3.64%

1062.75

6.29%

其他土地

合计

3095.62

28.60%

3245.49

19.22%

水域

3059.33

28.27%

3187.78

18.88%

自然保留地

36.29

0.34%

57.71

0.34%

总面积

10822.62

100.00%

16884.75

100.00%

 

 

  二、规划实施情况

截至2014年底,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目标对比情况详见下表:

2  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目标对比表

单位:公顷

 

指  标

2014年现状

调整前2020年目标

2014现状-调整前2020年目标

耕地保有量

6089.40

1788.33

4301.07

基本农田面积

1431.25

1349.99

81.26

园地面积

8.95

0.16

8.79

林地面积

3035.60

678.15

2357.45

牧草地面积

0.00

0.00

0.00

建设用地总规模

2926.99

3429.06

-502.07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1864.24

1896.40

-32.16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922.07

301.52

620.55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

1062.75

1532.66

-469.91

 

 (一)耕地保有量实现情况

2014年底梅龙街道实有耕地面积6089.40公顷,比规划至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1788.33公顷多4301.07公顷。规划实施期间,梅龙街道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数量质量并重,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大力保护耕地,有效地实施了对耕地的管护。

 (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情况

2014年底梅龙街道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431.25公顷,完成了规划至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目标1349.99公顷,规划实施期间,梅龙街道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这一重要任务在规划实施期间中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保护成效明显。

 (三)建设用地实施情况

1、建设用地总规模实施情况

规划至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目标为3429.06公顷,采用线性插值法计算出2014年阶段目标为2552.35公顷。2014年底梅龙街道建设用地总规模2926.99公顷,超出阶段目标374.64公顷,超出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梅龙街道行政辖区范围发生了改变。

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实施情况

规划至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为1896.40公顷,采用线性插值法计算出2014年阶段目标为1475.26公顷。2014年底梅龙街道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864.24公顷,超出阶段目标388.98公顷。

3、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实施情况

规划至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目标为301.52公顷,采用线性插值法计算出2014年阶段目标为257.10公顷。2014年底梅龙街道城镇工矿用地规模922.07公顷,超出阶段目标664.97公顷,并超出至2020年规划控制目标620.55公顷。

 (四)林业等生态用地变化情况

规划基期年梅龙街道林地面积962.65公顷,2014年底梅龙街道林地面积3035.60公顷,较规划基期年增加了2072.95公顷。

规划基期年梅龙街道水域面积3059.33公顷,2014年底梅龙街道水域面积3187.78公顷,较规划基期年增加了128.45公顷。

  三、规划调整完善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规划调整完善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全面落实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以第二次土地调连续更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底数”,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上而下逐级控制的约束性指标和总体布局为“底盘”,以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为“底线”,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促进“多规合一”,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

 (二)规划调整完善原则

1、保持稳定、适度调整

坚持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总体安排不变,适度调整主要指标和用地布局。

2、坚守职责、保障发展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应保尽保,数量质量并重。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优化结构布局。充分发挥土地承载功能,通过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3、上下结合、统筹兼顾

注重与上级规划的衔接,统筹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需求与可能,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4、充分衔接、深度融合

充分结合“三线”划定、“多规合一”、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土地整治规划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衔接,强化深度融合,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规划方案。

  四、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情况

 (一)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情况

梅龙街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情况详见下表: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表

单位:公顷

指  标

调整前2020年目标

调整后2020年目标

调整后- 调整前

耕地保有量

1788.33

5201.9

3413.57

基本农田面积

1349.99

3325.74

1975.75

园地面积

0.16

9.28

9.12

林地面积

678.15

2948.35

2270.20

牧草地面积

0.00

0.00

0.00

建设用地总规模

3429.06

3853.62

424.56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1896.40

2376.95

480.55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301.52

1767.99

1466.47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

1532.66

1476.67

-55.99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2224.98

1330.84

-894.14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1940.48

1148.66

-791.82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1418.43

758.92

-659.51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

1926.31

214.08

-1712.23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

124.0

245.9

121.9

 

 (二)农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1、耕地利用布局调整情况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应保尽保、量质并重”原则,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连续更新到2014年的现状规模为基础,以上级下达耕地保有量为目标,充分考虑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及其他因素减少耕地,适度调整规划期末的耕地布局。

2014年梅龙街道实有耕地面积6089.40公顷,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36.06%。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214.08公顷,规划建设占用及其他因素减少耕地面积1101.58公顷,规划调整后至2020年,梅龙街道耕地面积不低于5201.90公顷,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30.81%,较原规划耕地保有量目标1788.33公顷增加3413.57公顷。

2、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情况

以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目标,以原规划基本农田布局为基础,按照基本农田数量和布局基本稳定、优质耕地优先保护的原则,结合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对梅龙街道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进行调整。

2014年梅龙街道基本农田面积1431.25公顷,平均质量等别8等。结合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规划调整后至2020年,梅龙街道基本农田面积3325.74公顷,平均质量等别8等,较原规划基本农田面积1349.99公顷增加1975.75公顷。

3、园林、林地、牧草地利用布局调整情况

2014年梅龙街道园地面积8.95公顷,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0.05%。规划调整后至2020年,梅龙街道园地面积9.28公顷,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0.05%,较原规划目标0.16公顷增加了9.12公顷。

2014年梅龙街道林地面积3035.60公顷,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17.98%。规划调整后至2020年,梅龙街道林地面积2948.35公顷,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17.46%,较原规划目标678.15公顷增加了2270.20公顷。

2014年梅龙街道牧草地面积0公顷,牧草地布局维持2014年现状不做调整。

 (三)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2014年梅龙街道建设用地总规模2926.99公顷,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17.34%。规划调整后至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853.62公顷以内,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22.82%,较原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目标3429.06公顷增加了424.56公顷。

1、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在规模不突破上级下达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项目用地需求。同时本着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将废弃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纳入土地整治范围。

2014年梅龙街道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864.24公顷,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11.04%。规划调整后至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376.95公顷以内,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14.08%,较原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控制目标1896.40公顷增加了480.550公顷。

2、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

2014年梅龙街道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1062.75公顷,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6.29%。规划调整后至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1476.67公顷,占梅龙街道土地总面积的8.75%,较原规划规模1532.66公顷减少了55.99公顷。

 (四)其他用地布局调整优化情况

规划调整前,梅龙街道划定有条件建设区1367.85公顷,规划调整后,划定有条件建设区4738.97公顷。

规划调整前梅龙街道划定禁止建设区786.76公顷,本次规划调整维持原规划不变。

  五、“三线”划定情况

 (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情况

1、划定原则

(1)坚持依法依规、规范划定

按照县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以已有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成果、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为基础,结合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综合利用耕地质量等级评定和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严格按照基本农田布局调整的有关规定,规范有序开展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2)坚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与贵池区城镇周边和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充分衔接,同步推进,严格落实县级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3)坚持保护优先、优化布局

按照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量质并重的要求,优先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把城市周边“围住”、把公路沿线“包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先保留规划基本农田中的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杜绝基本农田“保远不保近、保劣不保优”等问题,严禁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之机擅自调整基本农田布局。

(4)坚持优进劣出、提升质量

优先保留原有基本农田中的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将质量低下耕地按照质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调出,提升耕地质量,保证农业生产环境安全。确保划定的基本农田的数量充足、土壤肥沃、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良好。

(5)坚持特殊保护、管住管好。

加强和完善对永久基本农田管控性、建设性和激励约束性保护政策,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强化全面监测监管。建立健全“划、建、管、护”长效机制。

2、划定依据

(1)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国务院);

(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

(3)《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8号);

(4)《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0号);

(5)《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国土资函〔2015〕1648号);

(6)《安徽省市、县级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编制技术指南》。

3、划定方案

本次划定工作中,以原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349.99公顷为基础,结合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325.74公顷,平均质量等别8等。

 (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情况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生态安全的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所包围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是维系生态安全格局、维护生态系统功能、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

本次划定工作中,在《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基础上,结合本区域内省级以上生态保护区,最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控制面积786.76公顷。

  六、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一)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目标影响分析

1、对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梅龙街道规划调整后耕地保有量为5201.90公顷,较2014年现状耕地面积6089.40公顷减少了887.50公顷,从规划期间补充和占用耕地数量对比情况看,至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目标可以完成。

2、对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梅龙街道规划调整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325.74公顷,较原规划目标1349.99公顷增加了1975.75公顷,结合贵池区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较为合理,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能够完成。

3、对建设用地规模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梅龙街道规划调整后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为3853.62公顷,较2014年现状建设用地总规模2926.99公顷增加了926.63公顷。调整后的建设用地总规模能够满足“十三五”期间梅龙街道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规划调整完善对土地利用布局变化影响分析

1、对耕地布局变化情况影响分析

调整方案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的前提下,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局部优化调整耕地布局。将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耕地调出,并将规划期内安排复垦的废弃村庄、采矿用地调入。调整后,确保耕地保护面积不小于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同时优化了耕地布局。

2、对基本农田布局变化情况影响分析

调整方案充分落实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调整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符合上级规定,同时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集中连片程度得到一定提高。

3、对建设用地布局变化情况分析

调整方案依据上级下达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增量、挖掘存量、用好流量”的原则,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满足梅龙街道“十三五”期间各类用地需求。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基础上,将规划期内急需用地调整为建设用地,同时注重对存量建设用地内部挖潜,推行旧城改造,并加大对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进旧村整治。调整后,建设用地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十三五”期间各类建设用地项目得到有效落实。

 (三)规划调整完善环境影响分析

1、对土地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调整方案强化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各类建设用地尽量避免占用具有生态功能的林地、河流、湖泊等,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2、对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影响分析

充分与“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衔接,将已建及拟建高标准农田项目范围耕地纳入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实施严格保护。

 (四)规划调整完善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1、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调整方案编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有效统筹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切实解除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加大对耕地保护力度、合理调整耕地布局,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优化了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落实了“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相关规划衔接情况

(1)与《贵池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衔接

落实《贵池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中对梅龙街道提出的土地利用目标,优化各类用地布局,确保规划期末完成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同时,有力保障梅龙街道建设用地需求。

(2)与《贵池区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衔接

规划调整方案编制过程中,从城市规模与用地布局、城市发展方向、城镇体系结构等方面与《贵池区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进行了充分的协调衔接。

(3)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衔接

《贵池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本次规划调整完善的重要依据。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方案,落实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城镇体系结构、产业发展方向,安排了规划中提出的重点项目用地规模与布局,并提出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有关措施。

(4)与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衔接

本次调整完善工作严格落实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结果,做到布局完全一致。

(5)与相关部门规划协调

与县级发改委、交通、水利等部门协调,更新补充“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校核项目名称、位置、规模等信息,通过“列清单、留通道、控规模”的方式,保障“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七、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规划实施的法律制度

1、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类规划的用地规模和标准,切实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

2、加大违反规划用地的监督查处力度

建立健全土地规划实施的监管体系,实行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严肃查处违反规划的用地行为,对涉及相关人员责任的,按照《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措施

1、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农用地转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需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在批准、核准前必须进行用地预审,未经预审或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准用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2完善规划实施考核制度

建立规划实施的问责制,完善规划实施考核评价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3、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严格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的考核体系,将耕地数量、质量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耕地保护地方政府负责人离任审计。落实政府相关部门保护耕地的共同责任,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耕地监管机制;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现耕地保护目标,提高耕地质量。

4、强化土地利用计划控制

依法对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行约束性管理;新增建设用地必须按计划审批,不得超计划或无计划批地;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管理,以实际新增建设用地作为计划考核的依据。

5、加强建设项目用地规划管理

改进和完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按各类建设项目的性质和用地标准,强化项目立项前的规划审查;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审批的协调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依法及时做好建设项目用地的供应。

 (三)发挥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1、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

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平台,多措并举,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实施监管,坚决防止补充数量质量不到位的问题。以提高耕地产能为目标,总结地方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

2、加大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资金支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使用和管理,确保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全部用于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建设和保护、土地整治等支出。整合各项支农资金,鼓励吸收社会资金,支持土地整理和复垦、宜农未利用地的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

3、形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奖惩机制

全面推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各类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将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结果纳入政府年度责任目标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挂钩。着力推进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和集约利用,进一步加大闲置建设用地清理处置力度,建立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奖励基金,用于对节约集约用地先进企业和单位的奖励。

4、加强土地资产管理

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自我约束机制,培育完善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引入市场机制,用经济手段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四)完善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制度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监测、分析、调控系统,及时记载、登记、汇总各项目用地变更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置。用地现状变化一宗,及时记载、变更一宗,并在每年年底前以乡镇为单位绘好一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图,填好一套实施动态登记表、编好一份实施动态说明书,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附表:

表1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表

单位:公顷

指  标

2014年现状

调整前2020年目标

调整后2020年目标

调整后- 调整前

耕地保有量

6089.4

1788.33

5201.9

3413.57

基本农田面积

1431.25

1349.99

3325.74

1975.75

园地面积

8.95

0.16

9.28

9.12

林地面积

3035.6

678.15

2948.35

2270.20

牧草地面积

0.00

0.00

0.00

0.00

建设用地总规模

2926.99

3429.06

3853.62

424.56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1864.24

1896.40

2376.95

480.55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922.07

301.52

1767.99

1466.47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

1062.75

1532.66

1476.67

-55.99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

2224.98

1330.84

-894.14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

1940.48

1148.66

-791.82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

1418.43

758.92

-659.51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

----

1926.31

214.08

-1712.23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

 

124.0

245.9

121.9

 

表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地类

规划基期

2014年现状

调整前2020年

调整后2020年

调整后-调整前

面积

占总面积(%)

面积

占总面积(%)

面积

占总面积(%)

面积

占总面积(%)

农用地

合计

6489.72

59.96%

10712.27

63.44%

4582.44

42.34%

9792.00

57.99%

5209.56

耕地

4390.29

40.57%

6089.40

36.06%

1788.33

16.52%

5201.90

30.81%

3413.57

园地

0.16

0.00%

8.95

0.05%

0.16

0.00%

9.28

0.05%

9.12

林地

962.65

8.89%

3035.60

17.98%

678.15

6.27%

2948.35

17.46%

2270.20

牧草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其他农用地

1136.62

10.50%

1578.32

9.35%

2115.8

19.55%

1632.47

9.67%

-483.33

建设用地

合计

1237.28

11.43%

2926.99

17.34%

3429.06

31.68%

3853.62

22.82%

424.56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843.54

7.79%

1864.24

11.04%

1896.4

17.52%

2376.95

14.08%

480.55

城镇工矿用地

190.48

1.76%

922.07

5.46%

301.52

2.79%

1767.99

10.47%

1466.47

农村居民点用地

653.06

6.03%

942.17

5.58%

1594.88

14.74%

608.96

3.61%

-985.92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393.74

3.64%

1062.75

6.29%

1532.66

14.16%

1476.67

8.75%

-55.99

其他土地

合计

3095.62

28.60%

3245.49

19.22%

2811.12

25.97%

3239.13

19.18%

428.01

水域

3059.33

28.27%

3187.78

18.88%

2774.83

25.64%

3181.42

18.84%

406.59

自然保留地

36.29

0.34%

57.71

0.34%

36.29

0.34%

57.71

0.34%

21.42

总面积

10822.62

100.00%

16884.75

100.00%

10822.62

100.00%

16884.75

100.00%

6062.13

 

表3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变化情况表

单位:公顷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制分区

调整前面积

调整后面积

调整后-调整前

比例

允许建设区

1896.52

2376.95

480.43

2.85%

有条件建设区

1367.85

4738.97

3371.12

19.97%

限制建设区

6771.50

8982.07

2210.57

13.09%

禁止建设区

786.76

786.76

0.00

0.00%

合  计

10822.63

16884.75

6062.12

35.90%

 

表4  耕地面积规划平衡表

单位:公顷

2014年耕地面积

规划期间补充耕地面积

规划期间减少耕地面积

规划期间净增减

规划期末耕地面积

增加合计

土地整理

土地复垦

土地开发

其他

减少合计

建设占用

生态退耕

其他

6089.40

214.08

182.38

25.34

6.36

0.00

1101.58

758.92

0.00

342.66

-887.50

5201.90

 

表5  “三线”划定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

三线名称

面积

现状地类面积

备注

农用地

其中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其它

城市开发边界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3325.74

3325.74

3325.7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生态保护红线

786.76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786.76

 

合计

4112.50

3325.74

3325.74

0.00

0.00

0.00

0.00

0.00

786.76

 

 

表6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单位:公顷

项目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用地面积

建设地点

备注

一、公路项目

1

合兴至桐梓山公路

4.5

梅龙街道

 

二、水利设施项目

1

贵池区大通河防洪治理工程

10.0

梅龙街道

 

2

大同圩江堤崩岸治理、堤防加固

1.05

梅龙街道

 

3

梅龙灌区配套工程

1.0

梅龙街道

 

4

池州市贵池区九华河墩上、观前灌区水利血防工程

1.0

梅龙街道

 

三、电力能源项目

1

光伏发电项目

0.30

梅龙街道

 

合计

17.8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