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学校这次筛查,我们还真不知道孩子脊柱有点弯。”清风街道居民王先生感慨地说。他的儿子小宇(化名)是第十中学七年级学生,在今年春季的一次校园体检中,被查出有轻度脊柱侧弯,王先生立即带孩子去了市二院,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情况已有明显改善,“医生说还好发现得早,现在矫正治疗正合适,早发现、早干预,真是救了孩子一辈子。”王先生所说的筛查,正是2025年贵池区重点推进的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民生实事项目,此项目也是贵池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
为切实守护孩子们的“挺拔人生”,由区卫健委牵头,联合区教体局、各相关医疗机构齐上阵,打出一套实实在在的“组合拳”,让更多家庭受益。
一、政府牵头,多部门联手护脊柱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脊柱健康关系到他们一辈子的体态和生活质量。”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不少孩子脊柱问题发现太晚,等到明显驼背、肩膀一高一低才就医,往往已错过最佳干预期。
为此,贵池区今年专门出台《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分工,建立起了“政府主导、卫健牵头、学校配合、医院支撑”的联动机制。教育部门组织协调各校做好筛查前人员组织准备工作,由区疾控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医疗机构派出专业医生进校园,共同搭建预防体系,各单位拧成一股绳,只为把这件关乎孩子未来的事办好。
二、专业队伍进校园,家门口就能查
为了让筛查更科学、更精准,区卫健委组织了多轮培训,从筛查流程到判断标准,再到数据录入,对检查人员进行系统“充电”。如今,一支懂技术、会操作的专业队伍已深入全区34所中小学,开展“送检上门”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26,530名学生的脊柱筛查,覆盖率达95.4%。对筛查中发现异常的学生,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并建立跟踪台账,引导前往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不用跑东跑西,在学校就能查,发现问题还能快速对接医院,特别方便。”一位家长点赞道。
三、一人一档可追溯,健康知识进课堂
筛查不是“一查了之”。贵池区还搭建了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为每个孩子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一人一档”、数据可查、动态更新。一旦发现问题,后续随访、复查、干预全过程都能追踪到位。
与此同时,脊柱健康宣教也走进校园。从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到邀请医生进校讲课;从学校微信群推送科普文章,到组织学生做“护脊操”;各种接地气的方式让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让防控融入了日常生活。目前,全区师生和家长的脊柱健康知晓率已达100%,“坐姿要端正”“书包别太重”成了孩子们常牢记的话。
四、筛查见成效,问题早干预
截至2025年6月11日,全区共筛查出脊柱弯曲异常学生494人,总体阳性率为1.87%。其中小学生问题较少(1.1%),高中生比例相对较高(3.2%),个别初中学校甚至达到19.4%,提示青春期是防控关键期。“这些数据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提醒我们要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预。”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完善“筛查—诊断—治疗—随访”闭环管理,推动脊柱健康纳入学生常规体检,形成长效机制。
“以前总觉得孩子驼背是姿势问题,没想到可能是病。”王先生说,“现在有政府帮我们把关,我们当家长的更安心。”
挺起胸膛,才能走得更远。贵池区正用一项项实打实的民生举措,来守护孩子们挺拔的身姿和光明的未来,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这件民生实事,真正做到了群众心坎上。(区卫健委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