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在资源统筹、教学实效提升、服务能力提升、特色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逐步推进“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向纵深发展,营造认知老年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发展老年教育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建成老年大学(学校)193所,学员总数达到25096人。
一是注重要素整合。统筹资金646万元,建立1所区级老年大学、20所镇级老年学校和172所村(社区)级老年学校。盘活闲置资源+用活现有资源,盘活闲置校舍4个,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小组活动室等阵地,新增老年学校37所。整合师资力量,以市、区老年大学、市老年开放大学等现有师资力量为基础,固定一批授课教师;广泛摸排辖区有热心、有特长、有能力的志愿者群体,组建一个教师后备库,保障授课所需。
二是注重教学实效。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开课,村级老年学校开设焦枣、白芨、黄精栽培等农业技术培训,开设防汛防火等贴近农村生活类课程,城区老年大学教学点突出文化艺术类课程。以用促学,突出实用性,根据老年人生活实际和需要,开设老年养生保健、老年人社会问题和政策、识别假币与假冒伪劣产品、老年人购物消费指南等具体课程和讲座。线上线下同步学,借助安徽老年远程教育网平台,将线上优质课程与线下实践教学互融互促,提升授课质量与学员参学率。
三是注重融合发展。加强阵地服务,在共建中共享,推进老年学校与老年食堂、村居医务室等服务载体融合建设,打造集学习、餐食、医养一体化的复合型老年服务阵地,推动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一体化发展。提升软硬件设施,优化办学环境,打造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队,保障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同时完善道路、教学、消防等配套设施,配备轮椅、扶手、医疗箱等便民设施保障教学安全。充分利用 “示范校”评选机制,推进老年大学(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力推进覆盖区、镇街、村(社区)的三级老年教育体系服务网络建设,截至目前,贵池区共有区级老年大学“示范校”26所。
四是注重一校一品。结合各社区实情,将老年学校建设与社区工作特色有效融合,打造“一校区一品牌”,推动老年教育纵向发展。翠微校区推进“社工”运营模式,通过向社工组织购买服务,组建社工党支部,把党支部建到课堂上,在每堂课上安排党员志愿者随堂服务;月亮湖校区让老年协会成为老年学校建设的“主力军”,会员上门招生、普及政策,主动担任授课老师,成功推出了旗袍班、形体班等特色课程,吸引了大量学员参学;清风社区将优秀、热心的辖区老人吸纳到“五彩清风”志愿服务队中,开展清白家园、理论微宣讲、阳光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让老年人在志愿服务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262号